编者的话
商品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幸福生活。从含金量不断加大的离岛免税政策,到消费精品持续扩充的消博会,再到全域拓展的“旅游+”新业态……近年来,海南呈现出商品多、人气足、展会火、消费旺的向好势头,“海南购、购全球”已然成为海南消费的显著标签。
(资料图片)
观察海南经济发展势头,商品消费是个至关重要的窗口。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海南市场销售加快恢复,部分升级类商品旺销;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7%;全省商品零售539.07亿元,同比增长5.5%;接待游客总人数增长22.5%……大众火热的消费势头,折射出海南商品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也让人看到了无限的消费空间。
消费势头不断上行的背后,是海南不断以优质供给做支撑的厚积薄发。其中既有深入人心的政策,也有“真金白银”的实惠。比如,“4·13”以来,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多次调整,政策进一步放宽、品牌更加丰富,不断点燃消费者对免税品的消费热情;消博会历经三届不断成长,参展品牌从首届的2600多个,增长到第三届3300多个;越来越多的首发首秀在海南上演,据统计,单从消博会来看,3年来共举办新品发布及展示活动600余场,发布新品数量近2200款;越来越多的潮流精品汇聚海南,去年开业的cdf海口国际免税城携手800余个国际国内知名品牌闪耀启幕,众多“首店”“独家”品牌同步登场,为消费者打造世界级休闲购物综合体。一系列真招实策之下,“海南购”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从免税品到潮流精品,从本土特产到文创产品,再到海南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玩法……近年来,海南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采取强有力措施,增强消费能力,丰富消费商品,创新消费场景,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消费市场的提质升级,持续激发人们的消费热情,他们在海南生活、旅游、购物,呈现出一幅旺盛的消费新图景。
透过琳琅满目的消费品、丰富多元的消费场景,我们看到了海南消费市场的无限潜力。海南自贸港和RCEP政策叠加优势在这里释放,消博会和离岛免税“平台+政策”叠加效应在这里彰显,持续激发消费活力,让群众吃得放心、购得舒心、玩得开心,消费者的潜力就能汇成大江大河,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更强动力。
消费
?今年一季度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同比增长6.7%
?今年前4个月
海南进口消费品173.3亿元
占同期全省进口总值的32.5%
为全省第一大类进口商品
全省商品零售539.07亿元,同比增长5.5%
离岛免税购物
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自2011年4月20日实施以来
截至2023年4月19日
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850亿元
购物人数3428万人次
(12年间,离岛旅客免税购物额度由最初的5000元提高到10万元,免税品类由18类提升至45大类)
?今年一季度
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169亿元
同比增长14.6%
购物旅客224万人次,同比增长27.2%
免税品销售1968万件
消博会
3年时光,消博会不断成长:
展览面积
首届8万平方米
第二届10万平方米
第三届12万平方米
参展品牌
首届2600多个
第二届2800多个
第三届3300多个
进场观众
首届24万人次
第二届28万人次
第三届32万人次
第三届消博会
参展品牌
国际展区2226个 国内展区1156个
参展品牌数较第二届增加19%
举办311场新品发布及展示活动
新品数量达1000余件
数据整理/周晓梦 陈奕霖
幸福故事荟
11年离岛免税“购龄”消费者黎彦璇:
幸福,是一“车”子商品免税购
海南日报记者 周晓梦
5月16日,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一拨拨往来人流,聚集在这里,前往不同目的地。黎彦璇对这里并不陌生,她时常在这出行、抵达,也在这购物。
“2012年上大学时,要坐飞机到省外上大学,所以就顺便逛了机场免税店,那是我第一次买离岛免税商品。”黎彦璇是一位在海南长大的“90后”,说起自己的离岛免税购物记忆,她笑称自己的“购龄”不短。
回忆起当时买的东西,她还清楚记得,“就买了两袋巧克力,那时候美兰机场免税店里除了一些护肤品、香水、食品外,其他免税商品专柜不像现在那么多,牌子也没现在丰富。”
时间飞逝,离岛免税商品品种从最初的18种扩大到现在的45种,如今海南离岛免税商品品种“名单”已今非昔比。来自法国的化妆品、新西兰的奶粉、丹麦的玩具、日本的烧酒、苏格兰的威士忌、意大利的服饰和珠宝,还有各类电子产品、器械器材……像黎彦璇一样的消费者购物车里的商品不断新增,他们不出国门,在海南就能买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名牌和商品。
商品种类越来越多,购物限制越来越少。购物次数从每人每年2次调整为不限次数,从最初的每种商品都有购买数量限制,调整为以额度管理为主,大幅减少有单次购买数量限制的商品种类。
“毕业工作后,趁着出差或旅游机会,我没少逛离岛免税店,现在的购物清单也越来越长。”黎彦璇的手机里,关注着海南多家离岛免税店的微信公众号,还加入了“日月广场免税店优惠发布群”等微信群,她的“购龄”和购物“经验”不断在刷新,购物感受也早已不同。
今年“五一”假期出岛时,黎彦璇到离岛免税店买了红酒和香水,“用了优惠券,选了返岛提货,方便、轻松。”她打趣说,每次出岛都有想买的东西,“钱包捂不住啦。”
从丰富多样的商品品类,到越来越多入驻的国际品牌;从离岛免税新政落地,到返岛提货、邮寄送达政策为消费者“解放”双手……这些变化,是“黎彦璇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购物福利,也是离岛免税政策不断释放红利的有力见证。
(海南日报海口5月18日讯)
海南望海国际商业广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志萍:
丰收,是逛消博一站“买全球”
海南日报记者 李梦瑶
5月18日傍晚,正值下班时间,海口望海国际商业广场迎来又一轮客流高峰。
买珠宝,逛奢侈品店,试玩数码产品……商场内,挂着外文商标的招牌林立,吸引各类中高端消费群体,奔向不同的目标店铺。
“我们希望可以让消费者在这里一站式购买全球好物。”海南望海国际商业广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志萍说。
为了搜罗到各种中高端消费精品、新品,过去,她和同事们常常需要专门跑到北上广深的各大商场“淘货”,甚至跨越好几个时区飞往国外。
而如今,他们不必出岛,在海南就能一站式“买全球”。
2021年5月,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举行。得知如此盛会就在“家门口”举行,高志萍早早报了名,等到活动一开始,便特意放下手中的活儿,直奔展会现场。
“机会难得!”她所说的机会,是指可以与品牌方直接建立联系。
去之前,高志萍提前梳理出一张长长的品牌清单,涵盖服装包具、黄金饰品、家居用品等多个品类,既有已入驻商场、需要拜访的“老朋友”,也包括一直在积极争取、希望引进的新品牌。
了解新品、介绍项目、沟通意向……带着招商采购团队,她马不停蹄穿梭于各个场馆之间,几乎在消博会上将“世界各国”逛了个遍,也让望海国际的“朋友圈”越扩越大。
今年消博会期间,望海国际便与中国黄金、周大福、樱花国际精品等一众消费品类头部品牌现场达成战略、业务合作,进一步丰富供应链资源。
从第一届到第三届,高志萍每一年都会按时“打卡”消博会。
“参展品牌一年比一年多,展区面积也越来越大。”在她看来,这个“大”不仅意味着地方更宽敞了,也让品牌方有了更大的展示空间,能够摆出更齐全的产品线。
变的不仅是消博会。今年,望海国际派出一支招商采购团队继续“淘货”,更作为参展商亮相了消博会3号馆。
“消博会让我们‘看世界’‘买全球’的同时,我们也希望借助这一平台,向国际市场展示海南中高端商业的优质品牌和服务。”高志萍说。(海南日报海口5月18日讯)
昌江十月田镇农民杨林森:
喜悦,是农产品“触网”卖得欢
海南日报记者 刘婧姝 特约记者 符文倩
“这些莲雾果大、色泽好,品质可达到一级果,一个星期后将迎来收成。”5月18日上午,昌江黎族自治县十月田镇南岭村村民杨林森忙着给莲雾树浇水,对于果品销售,他一点儿也不担心,“昌江电商早已经全部预订,要通过电商平台卖向全国各地”。
销售触“电”,产品上“网”,带给了杨林森不同以往的喜悦。“从品控分级、产品上架、电商订单、售前售后,昌江电商都提供全链条服务。”看着挂满枝头的莲雾,杨林森说,只要把控好品质,加上电商平台的助力,农产品能成畅销货,而且还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杨林森是地道的农民,与电商结缘,始于一次深刻的电商培训与销售经历。
过去,杨林森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割胶和种植水稻。为了转型,他与村子里其他8位农户,成立了昌江新创种养合作社,种了50余亩柠檬。“柠檬种出来了,却不懂怎么卖,周边又没有市场。”那时候,杨林森心里,对于滞销的担忧早已盖过了柠檬丰收的喜悦。
就在这时,昌江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举办的农村电子商务培训班开到了村里。“农产品怎么采摘,怎么包装才合格,怎么通过微信营销,还有抖音直播卖货,这里面的门道非常多。”听完电子商务培训课,杨林森当即向昌江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志鹏寻求帮助。
“一天时间,202件订单。”杨林森非常难忘,通过淘宝、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借助电商渠道销售,一天就解决了柠檬滞销的问题。
电商让他尝到了甜头,也帮他打开了“新世界”。“我经常看网红的直播,一边琢磨直播的语言风格、逻辑,接下来我也准备自己尝试做直播卖货。”杨林森说。
当前,昌江正在全面着力打造以县级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为中心的物流体系、培训体系、营销体系、溯源服务体系、服务站体系,让更多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跟昌江电商平台合作,包装耗材以及运费都不用我承担。”杨林森说。
杨林森的20亩莲雾收成在即,除了昌江电商的大量预订之外,还有不少零售单。“您要多少货?有5斤装和10斤装的。”杨林森在果园忙碌时,订货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海南日报石碌5月18日电)
原标题:满当当的购物车 沉甸甸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