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波涛涌碧空,千层白浪起峰峦”岱海是内蒙古第三大内陆湖,位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是具有较强生态功能的重点湖泊,也是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记者跟随“诗e中国行”采风团来到美丽的内蒙古岱海湖畔,就其生态恢复情况进行走访。


(相关资料图)

初秋时节,岱海两岸绿荫环绕景色怡人。(8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

初秋时节,岱海两岸绿荫环绕,湖面碧波荡漾,三五成群的水鸟嬉戏其中,一望无际的水面与天相接,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然而过去一段时间,岱海并非这般景象。岱海湖水依赖地表径流、地下水和湖面降水补给,由于流域降水量逐年减少、干燥度指数逐年增大、周边用水量逐年增加,湖面日益缩减。

为保住这颗草原明珠,内蒙古启动了“拯救”岱海行动。2016年,实施了农业节水、工业节水、河道疏浚、生态补水、生态恢复、水质恢复等措施,推动岱海水生态治理。2020年,将岱海水生态综合治理思路由“一湖”治理转向流域治理,治理范围由岱海周边200平方公里拓展至流域2000平方公里,重点实施控水、控肥、控药、控膜以及畜禽粪污、城乡垃圾、城乡污水处理的“四控三处理”措施。

8月6日,内蒙古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再次开闸调水。(张佳兴/摄)

生态补水是保护岱海的重要组成部分,岱海湖周边入湖的河道有22条,但常年有水的仅4条,地表径流入湖水量有限。为补充岱海湖水,2020年11月16日,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开工建设,采用“三级加压+两级重力”输水方案,是岱海水生态综合治理“内治外引”重要措施之一。工程设计取水流量3.02方每秒,年最大取水规模为4466万立方米,补水期为每年8、9、12月和翌年1至3月。在黄河丰水年,同时满足岱海面积小于55平方公里、头道拐断面流量大于150立方米/秒、蒲滩拐取水口水位达到984.75米3个条件时实施补水。

据悉,自2022年9月20日通水运行以来,到2023年3月17日停补,累计调取1102万立方米黄河水补入岱海。2023年8月6日,在满足三个调水条件情况下,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再次开闸调水,每日约8.4万吨。

据介绍,今年岱海开湖之后因为水位上涨,前来栖息的候鸟从以前的68种增加到91种。如今,岱海的面积缩减明显放缓,水质下降趋势得到控制,流域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引黄济岱”成为恢复岱海生机的重要措施,跨越134公里的黄河水让岱海焕发新生机。

“诗e中国行”生态文化公益活动由生态环境部宣教司指导、中国环境出版集团发起、《环境保护》杂志社主办,活动旨在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讲好生态环保故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积极的文化创作,让生态文明理念传遍千家万户,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行稳致远。

监 制:战 钊

记 者:张佳兴

制 作: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