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研发、促生产、拓市场……记者近日走访成都市多家创新型企业时看到,在创新驱动、市场向好、政策护航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不少企业实现订单“开门红”,开年即“加速跑”,“拼”“忙”成了不少企业负责人的开年关键词。
【资料图】
技术工人熟练地操作着智能化设备,每天有约3万台网通产品下线出货……近日,在位于成都市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的微网优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下称“微网优联”)1.2万平方米的5G智慧工厂内,记者看到一片忙碌的生产景象。
“今年我们大年初六就开工了,为了赶订单,周末只停产休息一天。”微网优联副总经理黄春生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后,市场持续向好,特别是来自海外订单的增长尤为明显,几乎是翻番的状态,“最近,平均每天有三个客户来工厂谈合作,订单已经排到了3月中旬。”
为了增强创新动力,微网优联600余名员工中有200余名是研发人才,拥有150项专利发明以及资质证书。今年随着二期新工厂的投产,公司计划再招聘150余名技术人才。
“我们今年6月份即将投产的二期工厂将更加智慧化,随时对生产流程进行数据分析,实施更优化生产,设计规划日产能最高可达30万台。”黄春生说,今年是冲刺年,公司计划全面拓展市场,海外员工的数量也计划扩充到原来的6倍。
在成都市成华区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卡诺普”)3.5万平方米的新厂房内,一排排工业机器人的机械手臂正灵活地上下翻转,进行出厂前的测试。测试通过后,它们将很快被交付给客户,应用在喷涂、焊接、搬运、抛光打磨等多个领域。
“我们今年的订单已经排到3月份了,尤其是来自东南亚等地的海外订单正在稳步增长。”卡诺普副总经理邓世海说,去年公司根据客户需要,研发了十几款机器人新品,产品远销德国、意大利、泰国等20多个国家,海外市场销售占比约20%。今年卡诺普还将有20多款新机器人面世,开拓汽车整机、光伏、电子等新市场。
“满足中小制造企业的需求是我们重要的市场方向。”邓世海说,卡诺普坚持科技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目前建有四川省技术中心1个,参与5项工业机器人国家标准制定。靠着良好的品质和有竞争力的价格,其产品销量每年呈几何倍数增长。
1月30日,成都高新区企业沃飞长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下称“沃飞长空”)的飞行汽车完成兔年第一飞。本次飞行也标志着该公司自主研发的AE200 X01系列飞行汽车的试飞验证工作进入全新阶段。
“飞行汽车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航空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交汇点。”沃飞长空市场总监费岚介绍,AE200是一款垂直起降的载人航空器,机身采用复合材料,动力来源为锂电池,机翼翼展长达14.5米,高度和长度分别为3.5米、9.5米,座舱可搭载4名乘客和1名驾驶员。
在机翼辅助下,该航空器可以在300米至1000米低空,以每小时250公里的速度飞行200公里至300公里,用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进行城市群内的城际出行。
“飞行汽车离‘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有不短的距离,后续我们还将开展多项复杂的技术研发和试飞实验。”费岚介绍,作为一家聚焦“未来产业”的创新型企业,公司与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与交流,公司许多人才也是从航空业转型而来。
除了飞行汽车,工业无人机也是该公司的重要发展方向。“春节以后,工业无人机的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率超200%。”费岚说,近年来,公司聚焦不同使用场景,研发出多款无人机,在去年的“9·5”泸定地震中,沃飞长空XC-25双头龙无人机迅速反应,在震中上空巡航获取道路和建筑物损毁情况,协助抗震救灾。“我们最新的一款150公斤级、续航12个小时的工业无人机已于近期上市,近日正在海外航展参展。”
成都市科技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增至1.14万家,同比增长44%。成都市经信局的数据显示,成都市现有20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年来,成都聚焦创新发展,从政策支持、培育引导、建设创新生态圈等多方面发力,促进企业发展。开年以来,成都又出台“实体经济十条”等政策,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实体经济十条’里促进链主企业发展以及人才支持、资金支持等政策对我们企业来说非常重要。”邓世海告诉记者,作为从大学生创业园成长起来的本土企业,在卡诺普11年的发展历程中,政策的护航助力企业快速成长。
2019年,卡诺普申请到1000万元成都市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出的“科创贷”,缓解了资金压力。2019年起,成华区为卡诺普提供了3年的租金补贴,还为企业提供了知识产权、税务、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免费培训。2021年,卡诺普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卡诺普所在的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正在加快产业生态圈的建设。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军说,功能区现已聚集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60多家,包括卡诺普、埃斯顿、成焊宝玛等链主企业。“下一步我们将推动机器人产业向服务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等新领域拓展,同时,成立产业基金,打造‘院士工作站’,助力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企业加快成长起来。”
在成都高新区,“创新驱动”已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2022年,成都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净增1008家、创历史新高,有效期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实现三年翻番、累计达4320家、创历史新高。成都高新区现已汇聚各类人才超75万人,平均每年新增从业人员超10万人、吸引青年本科人才落户近5万人,各类人才创办科技企业超10万家,一批有优势有潜力的企业正在这里快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