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中国甘肃网6月30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何星丑)6月30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2023年第6次新闻发布会在兰州召开,会上通报了2023年5月份全省环境质量状况情况。

2023年5月,全省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为21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均值为55微克/立方米;全省优良天数比例为88.7%。7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94.6%,劣Ⅴ类水体比例为1.4%;剔除本底影响后,32个地级饮用水水源地全部达标。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动黄河生态保护治理和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强力推动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据悉,2022年,全省7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71个,比例达到95.9%,水质优质(达到或优于Ⅱ类)断面68个,比例达到91.9%,劣Ⅴ类水体断面2个,比例为2.7%。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均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目标。黄河流域41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2.68%,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7年达到Ⅱ类。西北诸河和长江流域国控断面均达到或优于Ⅱ类水体。我省嘉峪关市、张掖市、金昌市多次进入全国地级城市水环境质量排名前30位城市名单。全省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交出了一份靓丽成绩单。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坚决扛牢上游责任,作出上游贡献。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7年达到Ⅱ类;2021年嘉峪关市国家地表水断面考核位居全国第二;2022年张掖市国家地表水断面考核位居全国第二,连续四年稳居全国前列;2023年1季度,国家地表水断面考核张掖、金昌、武威分别位列全国第二、第十九、第二十。

开展全省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张掖市六县区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水均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生活污水处理率均达到98%以上。12个全国重点镇均建成了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设施。6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均建成污水集中处理厂,实现园区污水集中收集处理。656个规模化养殖场区全部配套建成粪污处理设施、粪污处理率100%,837个行政村中385个完成农村污水治理,占比达41.5%,远高于全省24.15%的平均水平。

加强支持,促进“整体改善”,嘉峪关市累计投资12.8亿元对讨赖河进行综合治理,全面强化污水处理设施监管和周边水环境问题排查,杜绝入河排污口,实现水环境全过程精准监管。督促酒钢公司积极开展讨赖河过境河流治理,投入6000多万元实施镜铁山矿供水和污水处理系统优化改造,外排水量和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水源涵养能力持续提升。张掖市投入7.3亿元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工程措施,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均达到98%以上,2022年再生水利用率达43.85%。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