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国各地重大项目建设春潮涌动,有效投资的拉动作用充分发挥,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不断注入动力。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9日,全国有14个省级行政区公布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开工建设项目共计12571个,投资金额接近7万亿元。同时,多个城市正积极组织开展新一轮重大项目建设。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有利于利用政府投资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以实现高质量项目支持高质量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强化集聚效应,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速地区经济建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重大建设项目有效投资作用凸显
今年以来,各地纷纷借重大项目建设发挥有效投资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大规模投资项目经济带动效应突出;另一方面,投资导向精准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
从投资规模来看,多省份一季度在重大项目建设上,不论是项目数量还是项目规模均达到较高水平。例如,辽宁一季度集中开工项目1816个,总投资超过4700亿元,达历年同期最好水平;湖南集中开工的1158个项目中,投资超过10亿元的项目达106个。
财政部专家库专家、360数字安全集团投资总监唐川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重大项目投资有助于促进项目相关产业链上下游持续获得业务,加速经济回暖。
从投资流向来看,近年来,重大项目建设锚定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经济转型升级要求,不断加强对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以及新基建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同时,积极引导资金流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例如,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保等补短板建设。
以湖北为例,在一季度53个开工项目中,15个重大产业类项目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基建等领域,总投资219亿元,占比接近三成。此外,安徽开工的1017个项目,涉及制造业、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多个行业领域,其中制造业项目投资额占总投资额70.8%。
叶银丹表示,新型基础设施将通过增强对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改造,拓展传统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范围并优化作用机制,提高传统基础设施的边际报酬或降低其边际报酬递减的速度,从而推动经济的长期包容性增长。
新一轮项目建设增量扩规模
目前,已有多个城市正积极布局新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例如,安徽宿州市在近日召开的2023年全省第二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上介绍,二季度全市开工动员项目比一季度增加6个至69个,总投资增加8.1亿元至474.83亿元。同时,1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增加3个至12个。此外,还包括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为总投资105亿元的宿马园区10GW高性能电池生产及光伏发电储能项目;50亿元项目2个,分别是总投资53亿元的萧县国晟新能源产业项目和总投资53亿元的灵璧县欣然铝型材项目。
除了安徽宿州市以外,安徽滁州市、安徽阜阳市等地也纷纷公布了第二批重大项目开工计划,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以及新基建等领域。以安徽阜阳市为例,第二批即将开工的68个项目中,制造业项目50个,总投资470亿元;高技术项目15个,总投资187.4亿元;民生项目5个,总投资19.9亿元。
唐川认为,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更为高效地引入优质人才和生产资料,使生产结构得到优化,进而高效产业才能快速落地、发展,并规模性地形成地方经济的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