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刘姗通讯员郭晓玉

初夏时节,当清晨第一缕阳光伴着阵阵瓜香扑面而来,泾川县汭丰镇龙王村的村民已在鳞次栉比的蔬菜大棚穿梭了许久,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今年,温棚甜瓜又迎来了大丰收,市场价每斤高达15元,预计棚均收入达3万元。

龙王村位于泾川县西南部,是泾川县与武清区协同共建的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全村共3个村民小组228户928人。近年来,龙王村紧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核心,以打造东西部协作乡村建设示范村为目标,统筹用好武清区资源优势,发挥帮扶资源最大效能,强组织、夯基础、抓治理、兴产业、护生态,努力走出一条民富村强、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示范之路。

在泾川县汭丰镇,大棚种植成为龙王村乡村振兴的一条新路。进入5月份以来,大棚种植的甜瓜、辣椒、小白菜、西红柿等蔬果陆续成熟。“今年我家种了1棚甜瓜,3棚黄瓜和西红柿,目前已为我们带来了2万多元收入。”村民赵杏花说。

“2021年以来,天津市武清区援助资金722万元,建成日光温室10座,钢架拱棚6座,五连栋钢架拱棚10座,蔬菜冷藏保鲜库1座,配套建成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目前,全村日光温室达到23座,钢架拱棚83座,五连栋钢架拱棚10座。同时,通过引进龙头企业示范种植有机蔬菜、培育新优品种、示范推广生物秸秆反应堆技术,带领群众实现了“订单式”种植,棚均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天津市武清区选派到泾川县汭丰镇龙王村挂职村支部副书记陶明说。

龙王村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村上下坚决保护好生态环境,擦亮生态底色,守好生态“聚宝盆”。聚焦乡村建设薄弱环节和环境整治堵点问题,龙王村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428.7万元,精心实施了巷道及农户门前硬化、路肩及农户门前铺装等工程,整治农户门前菜畦、小型滑坡治理、拆危治乱、衬砌排洪渠、维修沟渠便桥、改造荒滩地、栽植绿化苗木,建成垃圾分类岗亭等,助力全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明显提升。村民李新林笑着说,“以前家门前堆满了柴草,一下雨泥泞不堪,没想到政府给我们修了菜园,还硬化了道路,现在一出门,看着心情都舒坦了。”

在做好产业发展和守好生态的同时,龙王村积极探索打造乡村文化特色品牌,常态化开展党的理论政策大宣讲“十讲十进”行动,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风文明积分超市、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全域无垃圾“红黑榜”、“最美家庭”创建等在乡村治理中的正向激励作用,进一步激活治理细胞,夯实治理基础,凝聚起向上、向善力量,持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龙王村,一个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生态优的美丽乡村,正日新月异地发展,稳稳地托起了当地老百姓的幸福梦,是东西部协作下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武泾携手,山海情深,泾川县与武清区两地和衷共济、同心同德绘就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泾川大地徐徐展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