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小曹快跑”私信留下了“羴”字,这个字的含义,咋看都跟羊脱不了瓜葛,一起来学一下这个字。

羴字的拼音是【shān】,看到这个读音的时候,你可能大体猜到这个字的含义了。没错,“羴”字在古代同“膳”字,表示羊身上的一股异味,现在泛指肉类自带的异味。


(资料图)

在一些饭店或菜品的名字中,用“羴”来表示有关羊肉或者香气的意思。例如:《红楼梦》第八十回中提到了一个菜名叫做“玉兰片儿炒腰花儿”,其中就有一句说:“那玉兰片儿炒腰花儿原是用鲜蘑菇、冬笋、火腿、鸡脯肉、海米、葱花、姜末、绍酒、清汤、盐花、胡椒粉等作料炒成的。只因腰子里头有些‘羴’气儿,所以用玉兰片儿来遮掩。”这里的“羴”就是指腰子里头的臊味。

下边,我们仔细研究下羴字的含义:

①羊身上的腥味、臊味。

《说文解字》当中对羴字的释义为:羴,羊臭也。

②表示群羊。

《康熙字典》说:“犇骉羴,皆众也。”也就是说,“犇”表示众牛,“骉”表示众马,而“羴”自然而然就表示众羊的意思,也就是很多羊。例如:清代俞樾《儿笘录》卷六说:“羴者,羣羊也,猶雥為羣鳥,驫為衆馬也。”也就是说,“雥”表示鸟类,“驫”表示马类,“羴”表示羊类。

汉字“羴”最早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当时的写法有多种,有的是两只羊,有的是三只羊,还有的是羊和膻的结合体。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汉字“羴”就基本固定成了现在的样子,也就是三个“羊”排成一列。这样的写法更符合书写的习惯,也更形象地表现了一群羊在一起的场景。

③在一些方言或俗语中,用“羴”来表示一些特定的意思或用法。例如:在客家话中,有一个词叫做“羴煞”,意思是指“非常、极其、十分”的意思。在粤语中,有一个词叫做“羴腥”,意思是指“腐败、不正派”的意思。

④在一些诗词或文学作品中,用“羴”来形容或比喻一些事物或情感。例如:“羴沙漠漠兮,吾将自北征。”这里的“羴沙”就是指沙漠中的羊群,用来比喻北方的边疆。

⑤鼻烟品目之一。

关于羴字的基本含义,以上内容就介绍的差不多了。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为什么羊的身上为什么有膻味呢

羊身上为什么有膻味?这是因为羊肉皮下脂肪组织中有三种支链脂肪酸(BCFAS)——4-甲基辛酸、4-乙基辛酸和 4-甲基壬酸。这些脂肪酸是羊特有的,是由羊特殊的消化系统造成的。因为羊是反刍动物,胃里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在消化脂类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挥发性的脂肪酸,并融入羊的脂肪里,形成羊膻味 。不同品种、年龄、性别、饲料等因素也会影响羊肉的膻味程度。一般来说,年轻的母羊或阉割过的公羊,吃干饲料或水分较高的饲料,产生的膻味较小;而年老的公羊,吃含水量较低的饲料,产生的膻味较大 。

结尾,再给大家简单介绍几个与“羴”字相关的字。

羼:羊相居也。从羴从亶。亶声也。羼字表示羊相互聚集在一起的样子。羼字由两个部分组成,左边是羴,右边是亶。羴是表示羊的偏旁,亶是表示声调的声旁。羼字的读音与亶字相同,都是第四声。

羷:羊肉煮熟的气味。从羴从火。火声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羷字表示煮熟了的羊肉散发出来的气味。羷字由两个部分组成,左边是羴,右边是火。羴是表示羊的偏旁,火是表示声调的声旁。羷字的读音与火字相同,都是第三声。

羸:羊瘦也。从羴从力。力声也。羸字是一个会意合成字,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左边的羴部分表示这个字与动物有关,右边的力部分表示这个字与力量有关。羸字的本义是指动物因为饥饿或疾病而变得瘦弱无力,后来也引申为人或事物衰败、减少、不足等意思。羸字的读音是lèi,与力(lì)同音同调,都属于上古音來母寒部,中古音來母入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