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新社联合国4月20日电 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20日视频连线做客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的“科幻文学与可持续未来”交流会,为2023年联合国中文日庆祝活动助阵。

这场交流会由美国韦尔斯利学院东亚系系主任、讲座教授宋明炜主持,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联合国经社事务部可持续发展负责人索尔托、联合国全球传播部新闻和媒体司副司长刘克凡、联合国中国书会会长刘天翔、联合国职员、媒体及学生代表等出席。

耿爽发言说,刘慈欣在《流浪地球》《三体》等科幻作品中描绘了许多事关人类危急存亡的重大挑战,其科幻作品体现出一种人类命运与共,和衷共济的思想,也赋予了多边国际合作崇高神圣的职责和使命。我们选择“科幻文学与可持续未来”作为今年联合国中文日首场活动的主题,是希望通过“从未来回望现在”“从宇宙俯视地球”等科幻文学独有的视角,为推动人类实现可持续未来开启新的认知,注入新的动力。

刘慈欣在讲话中首先提到名为《暗淡蓝点》的照片,并以此解释科幻的视角。他说,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处于不断的波动之中,为了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人类社会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不断努力。从一个科幻作家的角度来看,未来有多种可能性,我们无数个想象世界中的一个将变为现实,人类文明也许必须走出地球这个摇篮。我们最终能依赖的力量来自科技的进步,可持续发展需要以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基础。

索尔托表示,探索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可能性,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可持续发展对于人类未来非常重要,联合国及其成员国将发挥关键作用。当前,联合国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已经过半,我们需要齐心协力来应对挑战。这项议程有一个核心原则,那就是不让任何人掉队,就像刘慈欣所说,这个暗淡蓝点代表的是一个完整整体。

宋明炜分析了刘慈欣作品获得成功的三个必要特点,即具有世界性、科学性魅力和美学的极致。他说,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具有世界图景,不仅通过科学知识的介绍来达到科普目的,而且用科学性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奇观。另外,刘慈欣在文学上的艺术追求,让其作品在美学上达到了一种极致。

当天,现场嘉宾及网友向刘慈欣提问互动,问题涉及人工智能、联合国发挥的作用、人类文明向太空发展、创作瓶颈、太空殖民和反向扩张、末日危机等。被问到何时能推出新作,刘慈欣表示,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科幻小说的创作变得越来越困难,他希望能创作出一些与以往不一样的作品。

联合国于2010年设立联合国中文日,并将中文日定在4月20日,即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谷雨”,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的贡献。2023年联合国中文日的主题是“中国智慧,绿色发展”,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系列庆祝活动还包括书法讲座、书法展、画展等。(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