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港口多项指标位列全国第一 江河海畅连 港产城共融


(资料图片)

连云港港建成30万吨级航道,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在开敞海岸淤泥质浅滩建设的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航道;全省相继建成盐城港滨海LNG码头、苏州港太仓四期等一批深水大型化码头,沿江、沿海深水港口“雁阵齐飞”;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5万吨级海轮可直达南京……10年来,江苏港口发展日新月异。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传播局指导,江苏省委网信办、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开展的“港口雄开万里流”江苏站采访活动启动。近20家中央网络媒体的记者们走进南京港、太仓港、连云港港,感受江苏港口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智能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新成效。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兼有江港、海港和河港的省份,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大力推动港航深度融合发展,促进港口大省向港口强省转变。截至去年年底,江苏拥有港口生产性泊位590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29个,港口综合年通过能力达23.8亿吨。港口货物通过能力、万吨级以上泊位数等多项指标位列全国第一。

江海通达多式联运链全球

近年来,南京港枢纽港地位逐渐显现。南京港兼具海港和江港双重功能,以龙潭港区为核心,加密日韩近洋航线、外贸内支线和内贸直达、中转航线,开辟至越南海防、胡志明等地的东南亚航线,开通宁镇扬、宁太等区域“穿梭巴士”,重点打造近洋航线始发港和内贸直达航线核心港。目前,南京港航线密度达到每周200余班,外贸内支线密度为长江第一,内贸干线与支线衔接服务效率为长江第一。

视线转向太仓港。得益于位处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处的区位优势,太仓港深度融入长三角港口一体化,助力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全力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北翼。目前,太仓港开辟运营集装箱班轮航线217条,形成了“内河喂给、长江集并、沿海内贸、近洋直达、远洋中转”5张航线网络。

连云港港现已发展形成连云港区、徐圩港区、赣榆港区、灌河港区“一港四区”格局,重点发挥“铁公水”“海河江”多式联运优势。目前,连云港港有集装箱航线70余条、杂货班轮航线20余条、中韩客货班轮航线2条,国际班列直达中亚地区主要站点,并延伸形成至土耳其、德国中欧两条通道。

连云港中哈国际物流基地是中哈两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首个实体平台,拥有集装箱堆场22万平方米、1763个集装箱位、铁路专用线3.8公里。今年1至8月,该场站累计到发中欧班列492列、4万标箱,同比增加31.74%。

数字转型绿色低碳提效率

科技改变港口,智慧通达未来。10年来,江苏港口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08亿元,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139个、5万吨级以上泊位76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19个,货物通过能力增加10亿吨,为各个港口智慧发展注入动能。

船舶一字排开,在操作员远程熟练操控下,一排排高大的“钢铁侠”挥舞手臂,将五颜六色的集装箱轻轻抓起,又稳稳地放在自动导引车上。这是太仓港集装箱四期码头每日上演的场景。

太仓港集装箱四期码头配置了15台无人双悬臂梁自动化轨道吊,通过AR和人工智能技术可自动识别集卡位置进行装卸操作。如此一来,码头能减少约70%的设备作业人员,整体作业效率提升了20%。码头还配置了10辆电动集卡、20辆LNG燃气集卡和智能照明系统,为绿色低碳码头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近年来,南京港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先后建成EDI中心、一体化运营服务中心、生产调度指挥系统等。同时,运用5G等新技术,推动信息化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研发推广场桥等远程控制技术;深化人工智能应用研究,实现南京港AI智能视频分析应用部署港口生产环境。

创新无止境。南京港还研究系统性、全生命周期港口装备一体化服务,南京港机重工制造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应用集装箱智能理货系统,南京港信息化水平位居沿江港口前列。目前,南京港智慧港口示范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一批智慧港口示范工程,建成仪征危化品储罐安全风险智慧管控江苏样板工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