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省两会新闻发布会介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2022极不平凡 2023充满希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月15日,云南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召开了省两会经济社会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副省长、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岳修虎,省财政厅、省工信厅、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负责同志介绍了我省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2023年工作重点。
回顾2022
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2022年是极不平凡、极为艰难的一年,也是难中求进、干中求进、变中求进、稳中求进的一年。我省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和市场主体倍增、进出口、强边固防、民生保障等领域取得明显进展,全省就业稳、物价稳、民生稳、人心稳、社会大局稳,重点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方向性趋势性积极变化,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省委、省政府年初即出台实施“稳增长32条”和30余项重点领域稳增长政策,在国家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政策出台后,迅速制定出台我省“48+17”的贯彻落实措施,打出稳增长政策“组合拳”。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8%、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排全国第12位。
投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投资结构明显优化,主要表现在产业投资(不含房地产业)增长44%左右,占比突破40%,超过房地产和交通投资之和。工业投资增长近50%,创历史新高。
产业发展质效显著提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态势强劲,净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83户。全年新开工新能源装机超过2000万千瓦。绿色铝、绿色硅、新能源电池产值分别增长36.6%、130.9%、406.5%,工业特别是绿色制造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
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全省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实有市场主体达到491万户、增长19.5%、居全国前列,其中净增企业16.56万户、“四上”企业2100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户,在滇世界500强企业达134家,实有企业数和年度新登记市场主体数均破百万,市场主体呈现量质齐升。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力度明显加大。建立燃煤发电电能量市场、在全国率先设立调节容量市场,用创新举措解决了煤电发展的“老大难”问题。抢抓中老铁路通车重大机遇,实施通道能力提升、物流枢纽建设、沿线产业开发、市场主体培育“四大行动”,一年来累计发送旅客超过了900万人次、运输货物1300多万吨。创新实施昆明托管磨憨,形成中老铁路沿线“两头”带“中间”联动发展新格局。
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加力。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抓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步伐加快。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有序推进,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治取得决定性成效,九大高原湖泊“两线三区”重新划定,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排名全国第1位。亚洲象、哀牢山、香格里拉、高黎贡山纳入国家公园创建布局,COP15第二阶段会议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城乡绿化美化行动掀起热潮。
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精准帮扶61.6万人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年人均纯收入7000元以下脱贫户已基本消除;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建成示范乡镇16个、精品村203个、美丽村庄1638个;“强省会”和曲靖副中心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启动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五个县城”建设,新创建20个“美丽县城”;统筹省级资金134.7亿元支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出台实施系列稳就业政策措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1%左右。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11所,建成投用普通高中129所。滇南、曲靖、滇东北等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部分专科建成投运。开展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8000户,失能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实现县级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18连涨”,工伤保险长期待遇实现“17连涨”,基本医疗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07亿元、惠及633.9万人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左右,物价保持总体稳定。
展望2023
坚定信心干出新成效
新征程的号角已然吹响,新画卷正次第铺开。2023年,我省确定了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的目标,将多点发力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取得新成绩。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推进投融资体制创新,抓好重点领域投资,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年度完成投资跃上2万亿元大台阶。
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深入推进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着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全面振兴园区经济。推动15个国家级开发区“一园一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安宁、昭阳、沾益、禄丰、泸西、砚山、祥云等7个首批重点省级开发区跨越式发展,全力打造千亿级园区。围绕坚果、橡胶、咖啡等优势产业,高水平谋划打造特色优势园区。加大园区建设投入力度,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力争2023年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增长20%以上,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0户左右,营业收入超千亿元开发区达7家。
加快推进“一通道三口岸”建设。大力发展通道经济、口岸经济,制定实施大通道大物流大贸易大产业联动发展三年行动、口岸建设三年行动。持续深化区域合作特别是滇沪合作,发展“飞地经济”,建设跨省合作产业园。
优化发展环境。纵深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支持企业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培育建设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生物种业、绿色铝基材料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我省还将大力推进绿美云南建设,培育“绿美+”经济。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分类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加快滇中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推进区域中心城市提质发展,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沿边地区加快发展。同时,通过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公共服务水平等方式不断提升城镇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
在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方面,我省将突出抓好稳就业,实施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支持市场主体稳岗扩岗,开展新一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和“收入增百计划”。同时,做好提升居民收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以及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等工作。(记者 郎晶晶 杨抒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