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7月28日,时值盛夏,碧水青山,在位于丹江口水库东岸的河南省淅川县老城镇杨山杏李基地,漫山遍野的杏李树铺满山岗,圆润饱满、果香浓郁的杏李挂满枝头,种植大户王中玉满脸笑容。在他的身后,果农采摘、分拣、装筐,外地客商称重收购,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淅川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绿化荒山、涵养水源,为了让绿水青山生“金”吐“银”,在保水质的基础上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经过多方考察调研,2015年开始,引进经济效益高,又适宜当地种植的杏李产业。

52岁的王中玉是家里的顶梁柱,下岗后的他只能靠在镇上打零工维持全家6口人的生计。自从政府提倡发展杏李后,他积极响应号召,成为了最早一批发展杏李的农户,由于刚开始种植时没经验,杏李品种杂、品质低,卖相差,收益甚微,镇政府便组织农技专家手把手教种植、嫁接技术,现在他的杏李品质提高了,产量也实现翻番。

“种得好,更要卖得好!”全镇3万余亩杏李进入采摘期后,镇干部三天两头往村里跑,实时掌握销售情况。

“去年销售杏李40多吨,收入近100万元!今年有望突破150万元!谁能想到咱这曾经荒山成片、人均八分地的穷山村,现在日子这么好。”王中玉笑得合不拢嘴。

不止老城镇,近年来,淅川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染绿荒山的同时,积极发展生态林果产业,推行“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引导林果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目前已发展软籽石榴、杏李等林果23万亩。2022年,全县林果业产值达6亿元,山区群众40%的收入来自林果业,10万库区群众依托林果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果园精细化管理,打造标准化示范园,通过精品果园的建设带动农户管护标准化、规范化。培养一批高学历本土技术人才,为林果产业后续发展储备实用型技术人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引林果深加工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林果附加值。探索林旅融合,高标准规划建设田园综合体,举办休闲观光、采摘体验游等活动,持续走好林旅融合发展之路”。南阳市委常委、淅川县委书记周大鹏说。(卢晋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