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印度谈判20亿汽车订单,中企要求其付全款,印高官:这是侮辱

据悉,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百万辆,总量达到107万辆,同比去年增幅达58%。同时中国也在第一季度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汽车最大的出口国。关注此事的德媒认为,中国崛起的新能源汽车是占据市场的关键原因,这打破了德国、日本等“老牌出口国家”以传统燃油汽车为主的格局。而中方出口新能源汽车以低价位和高性价比优势使其在中低收入国家中快速抢得市场,诸如东盟、印度、中东和非洲国家对华汽车进口量正在快速上升。

本月上旬,《印度时报》等媒体报道了一条消息:今年上半年印度计划招标采购1000辆电动公交车,并和中国比亚迪公司进入谈判阶段,这批订单的总价格约为228亿卢比(约合人民币20亿)。在意向条件交换阶段印度商务部和比亚迪公司却为了一件事产生分歧:印方要求首付10%的定金,其余款项在交付所有车辆之后再支付;但比亚迪公司不同意这条意见,要求印度必须一次性付清所有的款项后,他们才会进行车辆(商品)交付。

消息提到,这件事让印度商务部门颇为“愤怒”,其高官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言辞激烈的评论指责比亚迪公司行为“违反惯例和规则”,在商业贸易中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其还将这件事上升到了“信誉诋毁”的高度,坚称印度的做法符合规则,而比亚迪的行动已经对印度的商业信誉造成了实质性损害,让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不可见的损失”。报道此事的印度媒体也加上了自己的意见,宣称中国“意在暗示印度是不讲商业信用的国家”,并煽动政府部门放弃这笔订单交易。

有分析则认为,印度高官的言论存在片面和狭隘性。首先来说国际贸易所谓的“规则”到底是先付款还是先付定金发货的问题,没有一致性规定,通常由买卖双方来协商货款结算方式;所以这不存在要求印度付全款就是“诋毁商业信用”。其次是印度近些年在商业贸易领域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包括不限于滥用罚款、保护主义和自定关税对其他投资公司肆意侵权;基于这种先例的存在,印度官员指责其他国家的公司“不负责任”完全没有立场。

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些知情人士提及其他国家的卖家要求印度买方先付全款的一个担忧是:印方可能在收到货之后以各种合同借口向卖家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并以此由拖延全款交付的时间,甚至还有不付款也不退货让卖家“财货两空”,这在过去很常见。对此有评论称:“如果印度方面真心实意想购买这批公交车,那么先后付款对他们来说区别不大,至少不能到让商务部高官‘发火’的程度;当前各国都对印度买家的惯用行为进行了一些提防,他们想复制之前的手段拿到好处已经不容易了,尤其是这些大额订单上几乎没有国家敢让印度先给定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