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房地产调控政策应进一步提升精准度,聚焦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从需求端,应继续加大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实施力度。不仅应继续给予刚需购房者大力支持,而且改善性住房需求的相关支持政策也应进一步细化和落实。
在各方多重政策的合力下,房地产市场在部分城市呈现难得回暖态势。一些城市新房售楼处看房的多了,二手房中介带看量大了,疫情的影响逐步消散,宏观经济现向好趋势,积攒了一两年的需求有望逐步释放。随着相关政策持续落地见效,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发生积极变化。值得关注的是,在有些城市,随着市场回暖以及资金向房地产行业集中,应该警惕再度出现新一轮房价过快上涨,以及投机炒作行为。
当前,一些城市出现了房地产市场回暖态势。春节前后,成都、苏州、天津等多城市商品房成交量较为明显增长。不但量涨,从有关机构的统计看,房价也出现了止跌企稳态势。量增价稳的变化主要源于房地产相关政策的持续加码。供给端,在满足房地产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改善企业资产负债状况的政策要求下,信贷、债券、股权融资“三箭齐发”,房企流动性紧张问题正在得到缓解,大大增强了房企和购房者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信心;需求端,各地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多地首套房贷利率降至4%以下,减少了购房成本。不少城市还通过降低首付、优化限购政策、降低购房门槛、实施税费补贴、优化购房流程等举措,积极促进住房合理消费。
不过,较为明显的回暖趋势仅出现在部分城市。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分化依然比较明显,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仍在路上。在不少非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仍相对平淡,观望情绪浓厚。即便是在同一座城市的不同区域和不同板块,市场也呈现冷热不均的状况。总体而言,居民对住房消费仍存在信心偏弱、需求不足的问题。
市场的恢复仍有待相关支持政策进一步优化。房地产行业是支柱产业,房地产需要发挥其在稳定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持续一年多的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使得市场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特别是叠加疫情影响,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被打破,对宏观经济的带动作用受阻,甚至对宏观经济大盘造成拖累。房地产市场亟需重新振作,重回平稳健康发展轨道。为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回暖,支持政策需要进一步优化,持续发力。
房地产调控政策应进一步提升精准度,聚焦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在年初接受媒体采访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曾写下“精准”二字作为2023年的关键词,房地产调控进一步提升精准程度应为其中的重要内涵。从需求端,应继续加大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实施力度。改善性需求的潜力进一步释放,对市场企稳回升十分重要。在很多城市,改善性需求日益增多,且这部分人群的贷款偿还能力较强。目前,信贷政策的支持更多集中在刚需购房群体。不仅应继续给予刚需购房者大力支持,而且改善性住房需求的相关支持政策也应进一步细化和落实。
精准调控还应体现有支持也有抑制,热点城市须避免引发新的泡沫风险。当前,一些热点城市的热度迅速回升,可能面临新一轮房价上涨压力,应该谨防投机炒作风气卷土重来,房地产调控政策在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同时,要防止房价重回过快上涨轨道。在个别热点城市,利用创业贷、消费贷、经营贷等进入楼市过度鼓励购房的行为又开始抬头。消费者应该清醒认识到,尽管当前有关部门和各地出台了不少针对房地产市场的鼓励支持政策,目的在于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暖,而不是鼓励炒房。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从来没有改变。房地产市场已经总体进入平稳发展轨道,房价短期大涨恐难再现,以投机为目的购房风险很大。购房时使用贷款更应慎之又慎。以经营贷为例,经营贷是银行向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发放的经营性用途的贷款。借款人须如实提供贷款申请资料,如伪造经营贷款资料获得贷款,则涉嫌骗贷,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经营贷不得违规用于购房、结清房款、偿还其他渠道垫付的房款,违规使用将会被提前收回贷款。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维护良好金融秩序,使政策更精准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亢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