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资料图片)

一、经济形势研判总体更为积极,宏观政策没有“强刺激”、更加注重产业推动

会议对经济形势研判总体更为积极,更加突出内生动力、需求不足、经济转型等供需结构性问题。4月政治局会议,对“三重压力”判断由去年底的“仍然较大”改为“得到缓解”,认为“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等;同时,也指出当前经济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面临阻力和挑战等,解决问题思路主要围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三方面展开。

宏观政策没有“强刺激”、基本延续前期定调,更加注重产业推动。本次会议通稿在分析完经济形势后,紧接着强调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而过往大多阐述宏观政策定调,突显当局对产业发展重视程度。宏观政策基本延续前期定调,财政“加力提效”、货币“精准有力”,形成合力;消费端供需齐发力,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等;投资端以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等带动激发民间投资,在超大城市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二、产业突出强调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乘势而上,推动民营、平台经济等预期好转

产业建设既要“逆势而上”又要“顺势而为”,重点突出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发展。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逆势而上,或重点指向自主和安全可控领域;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顺势而为,包括一些传统产业及新兴产业。会议还重点突出新能源和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要求扩大新能源车优势,加快充电桩、储能、电网等新能源产业链发展;强调“要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防范风险”,或加快基础建设、场景应用等AI+产业链发展。

民营、平台经济、外资等积极信号增多,助力“社会预期持续改善”。相较于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强调民企,这次会议强调的“各类所有制企业”范围更广,指向民企、外企等;除了继续破除法律法规障碍,进一步强调“隐性壁垒”。平台经济信号也比以往更加积极,“鼓励头部平台企业探索创新”。此外,外贸领域也释放一些积极信号,“要把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开展改革开放先行先试”。

三、防范化解风险的政策内涵更加丰富,强化就业优先导向、稳定重点人群就业

除地方债务、房地产风险,本次会议还首次提及人工智能领域防范风险、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等。本次会议防范化解风险的政策内涵更加丰富,或主要涉及四个重要领域:一是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强调要“重视防范风险”,或指向信息安全、制度安全等;二是提及做好中小银行、保险和信托机构改革化险工作;三是、继续强调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新增隐性债务;四是强调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的“三保”工作。

稳就业重视度、紧迫性亦有提升,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措施已加快推出。相较于去年底的“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本次会议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导向”、稳定农民工就业。4月以来,央地稳就业措施加快推出,包括: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支持国企扩大招聘等;加大就业、创业培训等政策支持;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强化返岗合作和协同等。政策加大稳就业、经济持续修复等,有望缓解就业压力,带动中低收入人群收入和消费修复。

综合来看,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核心内容,基本符合我们前期前瞻梳理,宏观政策没有“强刺激”、产业政策加强;民营、平台等领域积极信号增多,有利于激发经济活力;而防范化解风险、稳就业等增强经济增长平稳性和持续性。继续强调,经济可以更加“乐观”些,内生动能正逐步增强,产业政策引导下新时代“朱格拉周期”带来的制造业投资强劲,场景恢复带来社会集团消费修复、就业改善和居民收入修复或推动消费超预期增长。

风险提示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外部形势恶化。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作者: 赵伟团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