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0月27日电 (记者陈静)记者27日获悉,在上海,“医生+机器人”的外科手术模式,突破诸多传统外科手术中的操作局限,在精准治疗的同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资料图片)
两岁的若若(化名)肝门部长了个大包子一样的恶性肿瘤—肝母细胞瘤。在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肿瘤外科主任董岿然教授在不到2小时的时间内为孩子完整剥离肝脏上大小为8.1*7cm的肿瘤。
董岿然告诉记者,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实质性脏器,由于组织脆弱,解剖结构复杂,周围血管丰富,手术风险大、难度高,且手术极易致出血、术后胆漏、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以往若若这样患者的手术都是开放手术或者腹腔镜下手术。
董岿然解释,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4根机械手臂可以在360度的空间里灵活穿行,完成转动、挪动、摆动、紧握等动作,减少术中机械臂碰撞,因此医生能以不同角度操作。
据介绍,近2个月来,若若反复发烧,肚子总是不舒服,10月中旬的一天,若若发烧到39℃,爸爸妈妈赶紧给她塞退热栓,体温是降下去了,可是若若肚子的疼痛更厉害了,而且吃完饭出现恶心、呕吐。去附近医院就诊后,医生通过腹部B超检查发现,若若的肝门部有个巨大肿物,有一个大包子那么大。为尽可能减少出血和胆漏的发生,让手术效果更好,专家决定为若若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的肝脏肿瘤切除术。
据介绍,机器人的内窥镜作为医生的眼睛,具有独特的裸眼3D效果,可安装在任意一个机械臂上,提供更加清晰的视野,为观察手术区域提供了更灵活的角度,尤其是狭窄解剖区域,这让医生对于“死角”肿瘤的处理更加游刃有余。荧光显影功能,可助力识别关键解剖结构;实质脏器灌注显影可以对肿瘤组织和肠道血运进行精准的评估;屈伸灵活的关节更有利于开展一些高难度、高风险的肿瘤手术,对于肿瘤术后功能重建更为有利。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外科主任郑珊教授表示,随着新型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投入使用,儿童微创高难度手术获得进一步发展,努力让小儿外科微创手术更加精准,让更多儿童患者因先进医疗技术的高效便捷获益。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肿瘤外科由主任董岿然领衔的团队通过手术技术创新、结合国情修订实体瘤诊疗常规、建立MDT(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开展临床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等,探索小儿实体肿瘤规范化和个体化的治疗,不断提高患儿的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
董岿然说,应用影像三维重建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创新性实现了复杂疑难儿童肝肿瘤的极限性切除。
记者了解到,目前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被应用于多个外科手术领域。年逾60的陆先生罹患异常巨大前列腺增生伴多发膀胱结石,上海专家借助第4代达芬奇机器人为其完成了相关切除手术等(Madigan手术)。在完整保留尿道同时,患者排尿功能及性功能不受影响。
据介绍,对于巨大前列腺合并膀胱多发结石、膀胱憩室等复杂的前列腺疾病,传统手术方式是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但由于男性盆腔空间较小,手术操作具有一定局限性,还有可能出现术后出血、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下称:上海九院)泌尿外科主任徐斌介绍,与腹腔镜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与传统开放和能提供超过人手极限的外科手术的便捷性、稳定性、精确性,能在局部狭小空间内完成复杂的手术。
“鉴于人们生活水平和经济条件的日益提高和改善,大家对自身健康和生活细节越来越关注,患有复杂性前列腺疾病的男性患者对精细化手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位专家直言,对于该类疾病,开展腹膜外保留盆底结构及尿道的前列腺机器人手术,不仅可以进一步减小创伤,加快恢复,还能尽可能发挥微创优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