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神药”泡沫逐渐被戳破,高管接连被查,处于多元化转型中的片仔癀,要想寻求新的增长曲线显然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资料图】
一套组合拳,片仔癀再度站上舆论风口。
近日,漳州纪委监委官网公布的一则调查结果引发医药圈人士关注,通报显示,福建片仔癀化妆品有限公司(下称“片仔癀化妆品”)原副董事长杨浦权严重违反党的廉洁纪律、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5月11日,片仔癀前任董事长与现任副总两人同日“落马”,也引发外界广泛关注。而再往前几天(5月5日),“中药茅”的片仔癀(600436.SH)才刚刚再度提价,股价也随之涨停。
可以说,接连发生的几件事,给投资者留下了巨大遐想的空间。
分拆上市在即,高管接连被查
说起片仔癀化妆品,其诞生还是源于公司想要改变对大单品依赖的经营背景。
2014年,片仔癀提出了“一核两翼”(以医药制造生产为核心,以化妆品、日化产品及保健品、保健食品为两翼)的发展战略。
2020年10月,片仔癀发布公告称,拟分拆控股子公司福建片仔癀化妆品有限公司独立上市,推出 “片仔癀”“皇后”等多个化妆品品牌,同时还布局了中高端牙膏市场,推出口腔护理解决方案。
相比之下,布局牙膏的方向显得并不顺利。毕竟,同为“国家级绝密配方”的云南白药,在牙膏业务上风生水起,该公司在年报中透露:云南白药牙膏市场累计份额稳居行业第一。而相形见绌的是,1月17日、1月19日国家药监局两次点名通报,片仔癀上海家化的片仔癀深抗敏专效牙膏不符合规定,菌落总数超标14.4倍。
业绩方面,根据2022年的年报显示,片仔癀化妆品营收已连续两年下降,2022年为6.34亿元,同比下降24.61%,跌回2019年水平,毛利率为60.6%,同比下降9.95%。
《每日财报》关注到,今年一季度表现惨淡,片仔癀的化妆品业务营收仅为1.09亿元,同比减少42.78%,毛利率为60.67%,同比减少8.42个百分点。
值得提及的是,片仔癀董事会前几个月才审议通过了《关于筹划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的议案》,正式启动对片仔癀化妆品业务分拆上市的筹备。
没承想公司管理层被查,再有此前漳州市九龙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潘杰,片仔癀药业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丛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漳州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而漳州市九龙江集团有限公司为片仔癀药业第一大股东。
随后,诏安县纪委监委对片仔癀化妆品原副董事长杨浦权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业绩“拉胯”叠加管理层的更迭,由此,不免给分拆上市在即的片仔癀化妆品公司增添巨大的不确定性。
涨价恐难解业绩之困
片仔癀1999年12月由原漳州制药厂改制创立,是中华老字号企业,主要业务包括中成药制造、医药流通,2003年在上海主板上市。其中,核心产品为片仔癀系列,包括片仔癀、片仔癀胶囊、复方片仔癀含片等片仔癀系列产品。
片仔癀的主要成分为天然牛黄、蛇胆、天然麝香和田七,其中天然牛黄和麝香是两味名贵中药。因为保肝的功能性,被市场热炒。
片仔癀与云南白药是唯二的国家绝密配方,这早已是个公开的秘密。但片仔癀是独家产品,容易形成垄断,也更容易引发恶意炒作。作为稀缺品种,片仔癀出现供不应求时,就会披上投资的金融属性,价格就会越炒越高,越高越炒,出现投资“羊群效应”。
过去20年间,片仔癀多次提价。据西南证券不完全统计,2004年至2020年,片仔癀锭剂产品一共提价19次,零售价从325元/粒升至590元/粒,提价幅度81.54%。
通过涨价促营收,是片仔癀百试不爽的“杀手锏”。自2003年以来,片仔癀对主导产品进行了20次提价,平均每1-3年就会有所行动,每一次都能带来业绩的增长。
最后一次提价在5月5日,片仔癀公告表示,将片仔癀锭剂的国内市场零售价由590元上调至760元一粒,同比涨幅近三成,这也是片仔癀上市以来,多次提价中涨幅最大的一次。
有分析称,这次涨价主要还是为了对冲上市公司的业绩失速。年报显示,片仔癀2022年营收86.94亿元,同比增幅8.38%;归母净利润24.72亿元,同比增幅仅为1.66%。
需要指出的是,当业绩增长进入瓶颈期,提价这种简单粗暴的手段将是一把双刃剑。就像爱马仕的包坏了还能再买,30年的茅台喝一瓶少一瓶。片仔癀的涨价逻辑也与茅台不谋而合,但相比供不应求的茅台,片仔癀属于药品,且存在保质期的使用限制。
公司掌握定价权,可以将价格转嫁给消费者。但有限的用户群体,能否撑起涨价野心,仍旧存疑,像东阿阿胶就是最好的教训。
随着“神药”泡沫逐渐被戳破,高管接连被查,处于多元化转型中的片仔癀,要想寻求新的增长曲线,显然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