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修旧如旧为宗旨,历经两年多的升级改造,123岁“高龄”的佘山天文台焕发新颜,4月27日起正式对外开放。

重新开门迎客,上海天文博物馆(佘山天文台)将给游客带来更多沉浸式体验:曾拍摄中国最早月球照片的百年望远镜“复明”,未来游客可通过参与馆方组织的活动体验百年望远镜的魅力;在展陈升级后的博物馆“印象佘山”展厅,观众可欣赏到上海唯一有自然山体结构的多媒体屏幕;百年历史的藏书室正在修复大量珍贵史料,更多天文学史秘辛将呈现于世人眼前。


(资料图)

穿越历史,科学与人文艺术相交融

昨天下午四点,伴随一阵机械转动声,修复后的圆顶在技术人员的遥控下徐徐打开。“复明”的40厘米口径双筒折射式望远镜指向天空。通过清洗修理过的目镜,记者看到,白色的月球表面占据了一半视野。

在修复望远镜的过程中,百年前的精巧构件让负责望远镜与圆顶修缮的上海天文台光学天文技术研究室主任周丹深刻感受到了科学与人文、艺术的交融。

始建于1899年的佘山天文台是我国最早的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天文科学研究机构,也是我国第一座拥有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天文台。作为我国天文研究中心之一,它一直承载着科研和科普两大功能。

2004年,在上海市科委的支持下,依托佘山天文台的主楼建筑物及望远镜设备,上海天文博物馆的建造列入上海市年度实事工程。此次,市科委又通过专项大手笔支持百年天文台的修缮。

上海天文台党委书记侯金良介绍,本次改造包括建筑修缮、望远镜和圆顶修缮、展陈升级和藏书室改造四大部分。其中建筑修缮面积约3800平方米。

负责建筑修缮的上海天文台综合保障处副处长刘开说,由于佘山天文台建于百年前,与现行建筑规范有很多不同,而且台内古树众多,又建造于山顶,因此在确定合适的消防水池、防雷接地点时颇费周折。在多方协调支持下,修缮工程终于顺利完成了消防升级改造,才迎来了如今的顺利开馆。

印象佘山,每一帧手绘融合自然山体

展陈升级后,重新踏入上海天文博物馆,仿佛踏入了一个与以往大不相同的故事世界。

“这次,我们重新挖掘梳理了百年巨镜的故事,从它的‘天图式望远镜’别称中,寻找佘山天文台在‘天图计划’‘选择星区’‘赤道星表’等最早一批大型国际天文观测项目中所作的独到贡献。”负责展陈升级子项目的上海天文台副研究员左文文介绍,团队先后撰写的文案超过5万字,而最终在9个室内常设展区中呈现的不过是其中的1/10。

“我们希望通过留白让观众在与展品的交流中,感受百年来天文学者不变的执着与虔敬。”左文文说,在整个策展过程中,他们几乎一周跑几次修缮现场,在工地上收集百年圆顶拆下的旧铁皮、旧砖瓦,“这些本可能当作垃圾被扔掉的废料,但如今却成了博物馆中的亮点”。

佘山天文台内,有一间岩石山体突入其中的奇特房间。过去,这里因墙面突兀、潮湿积水,被当作杂物间。起初,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里不可能作为展厅”。但展陈团队看中了这与众不同的自然岩体,将其改造成上海唯一有自然山体结构的多媒体屏幕,打造出了现在的“印象佘山”展厅。

“为了呈现最佳视觉体验,屏幕需要两台投影仪同时播放,而视频的每一帧画面都是由团队手绘、融合而成。”左文文说,尽管工作量巨大,但为了达到预期效果,展陈团队以“使命必达”的信念拆解着每一个困难。

百年馆藏,整理修复近7000册珍籍

走进佘山天文台的藏书室,彷佛走进《哈利波特》中的霍格沃茨学院,其中的藏书以自然科学、尤其是天文类资料为主,而徐家汇藏书楼则以收藏人文历史类典籍为主。

2020年6月起,改造团队就开始了对馆藏文献的整理。上海天文台信息计算中心副研究馆员贺姝禕介绍,通过修缮工程,目前已完成了藏书室整体环境的改造,“我们为重点文献购置了恒温恒湿柜,另将3000多册珍贵文献转移到上海天文台徐家汇园区图书馆,实行统一闭架管理”。

截至目前,佘山藏书室共修复6本藏书珍本,整理馆藏资料7000多册,其中1900年前的约3000册,并对代表性文献进行了数字化,数量达10万页,藏书室资源平台建设也已完成。

佘山潮湿的环境是古籍的致命杀手。在典籍修复中,团队走访请教了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等多家专业机构。贺姝禕透露,《星图集》是目前发现破损最严重的一本资料,其修复工作花费了团队几个月时间,修复后的刊物已在上海天文博物馆中展出。

在此次整理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由佘山天文台首任台长蔡尚志创办的《佘山天文台年刊》。该刊物共出版22卷,记录了大量珍贵科学史料,并成为佘山天文台与国际天文学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资料。

作者:许琦敏

摄影:袁婧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