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云平

地处黄河最北端的内蒙古五原县因水而兴,全县230万亩耕地中有123万亩为盐碱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原县立足现代农业产业优势,大力推行盐碱地改良工程,因地制宜整合资源项目,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增效,走出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引育增收主体助力增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金秋时节,五原县新公中镇农户正在忙着秋收。在五原县全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西瓜套种向日葵基地,工作人员正组织农户采摘最后一茬西瓜。永联村村民梁翠说:“过去村里的耕地比较分散,经营起来费时费力,收入比较少。现在我除了有土地流转的收入,还能就近到合作社打工,每天能挣170元,一年下来能收入2万多元。”

五原县全顺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伙人高怀宝告诉记者,合作社与永联村村民签订土地流转承包合同,以每亩500元—6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15000亩,并通过“耕、种、管”一条龙服务、入股分红、入社打工等形式,开展新品种种植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带动农户增收的同时保证农户的土地租金、入股股金、打工薪金“三金”收入。

“在永联村党支部的支持下,我们构建起了‘党支部+村集体+合作社+园区+农户’的联合经营体系,与农户真正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农户参与种植,让更多农户受益。”高怀宝说。

今年以来,五原县将新型经营主体摆在发展产业促农增收的突出位置,将小农户融入现代产业发展链条。目前,全县共培育合作社143家、家庭农牧场33个,辐射带动农户2万户。

五原县副县长孙志刚说:“我们不断培育、引进新型农牧业增收主体,大力发展黄柿子、糯玉米、花菇、辣椒等优势特色富民产业,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建设增收基地带动增收

在五原县塔尔湖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户司晓勇正在采摘甜瓜。司晓勇告诉记者,在头茬甜瓜卖完后,他又在68亩钢架拱棚里种甜瓜,每棚甜瓜纯利可达1万多元。“我家依托园区不仅引进新品种、学到新技术,还提高了种植收入,预计今年总收入达到80万元以上。”司晓勇说。

随着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塔尔湖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吸引的订单不断增多,农户收入越来越有保障。司晓勇说:“以前我们种大田成本高、增收空间小,每亩地纯收入1000来块钱。今年我们和山东一家公司签订蜜瓜订单,一亩地毛收入2万元,除去开支纯利润在1万元以上。”

记者走访发现,塔尔湖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不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推动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占地10万亩,涉及6个行政村。根据立地条件,塔尔湖镇大力发展钢架拱棚特色种植业,引导农户种植麒麟西瓜、蜜瓜、白莲脆香瓜、西红柿等,将园区建成农户增收基地。

塔尔湖镇党委书记韩鹏程说,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实现科技引领、示范带动、联企带农、提质增效的目标,同时示范引领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亩均收入2万元、户均增收10万元,确保农户稳定增收。

目前,五原县把农牧园区建设作为引领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平台,实施“百企联百村建百园带万户”工程,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订单农业、入园务工等形式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建成138个现代农牧业园区,带动2.5万农户,户均增收3500元以上。

发展增收产业促进增收

每逢周末,五原县隆兴昌镇各个采摘基地游客纷至沓来。记者在荣誉村“俏村菇”花菇产业园看到,菇体个个饱满紧实、色泽艳丽,游客正流连其间忙着采摘。游客刘芳说:“每个周末,我都会和家人、朋友在县城周边游玩。我们在花菇基地采摘,一方面放松放松心情,另一方面体验一下采摘的乐趣。”

据介绍,从去年开始,荣誉村“俏村菇”花菇产业园受到游客青睐。花菇种植户杨建华告诉记者,他们与研学馆、旅行社对接,推出采摘游新模式,“采摘周期为每年4月份到10月份,时间宽松,采摘价格随行就市,深受游客欢迎。”

隆兴昌镇党委书记李鹏飞告诉记者,全镇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利用闲置荒地建成花菇产业园,以村集体经济形式发展产业,以果蔬为媒介打造“农旅”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孙志刚说,五原县通过“多业推一业、一业带多业”,带动农户在家门口分享乡村旅游红利,推进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初步形成“四季有花赏、四季有果摘”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