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李银雁

系统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依法履行立法、监督等职能,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在积极助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人大作为。

五年来,共审议通过自治区本级法规案61件,审查批准设区的市法规113件、自治县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16件,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实现了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五年来,共听取审议89个工作报告,检查39件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61项专题调研和5次专题询问,推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在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上,广西人大常委会围绕着打赢脱贫攻坚战,听取审议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脱贫攻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等报告,开展扶贫开发条例执法检查,就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等进行专题询问。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广西人大常委会制定乡村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农村供水用水条例、农村公路条例等法规,针对动物疫病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积极探索“小切口”精准立法,主导制定全国首个专门针对柑橘黄龙病防控的地方性法规,为促进乡村振兴提供法规制度保障。

为加快建设广西现代化产业体系,广西人大常委会聚焦打赢打好工业振兴攻坚战,听取审议广西产业大招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工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振兴情况等报告。聚焦加强科技创新的制度系统供给,在科技创新领域开展“1+N”系列立法,围绕加快创新发展步伐,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首次就促进铝产业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发展作出决定,聚焦打通铝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以法规性决定的形式促进广西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聚焦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听取审议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等报告,以智赋能、以数提效,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升级。

在持续深化经济运行和财政监督上,广西人大常委会深化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拓展改革,实现自治区直属一级预算单位全覆盖、四本预算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管,不断提升资金使用绩效。加强地方政府债务审查,确保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加强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的监督,开展2018—2020年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推动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取得实效。

为不断推动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广西人大常委会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筑牢织密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法治防线,制定爱国卫生条例、中医药条例,审议野生动物保护条例草案。制定人力资源市场条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条例,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优化配置、稳定发展,及时修改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建立人口监测预警机制,促进“全面三孩”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广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为积极助推广西融入新发展格局,广西人大常委会立足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积极推动交通强国广西试点建设工作,制定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高速公路条例,修订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完善广西综合交通运输制度体系,助力打通开放发展的“任督二脉”。积极争取全国人大常委会支持,推动将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大工程项目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对重大工程开展经济监督的项目。为促进高水平开放合作,在同时获批自贸试验区的6个省区中率先颁布实施自贸试验区条例,开展广西在加快对接RCEP经贸新规则背景下利用外资工作等专题调研,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助力广西用好RCEP规则,打造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自由便利地。

广西人大常委会还十分重视绿色发展,审议通过红树林资源保护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土壤污染防治条例、水污染防治条例等6件生态环保方面法规。为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连续五年开展生态环保领域执法检查工作,全区上下联动,形成监督合力,用法治方式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