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来源标题:2022年北京市水生态“体检报告”出炉 本市健康水体比例达87.2%

近日,北京市水务局水质水生态监测中心完成了《2022年北京市水生态监测及健康评价报告》。所评价的148个水体全部处于健康和亚健康等级,其中,处于健康等级的水体占87.2%,较2021年增加两个健康水体。全市水生态健康状况总体良好,水生态系统持续改善。

据介绍,2022年全市共布设水生态监测站点166个,涉及水体148个,基本涵盖全市主要水体及北京市第一批和第二批市级湿地目录中的全部湿地。同时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开展了全市有水河长、水面面积的动态监测。

在列入北京市第一批和第二批市级湿地目录的47个湿地中,库塘湖泊型湿地共37个,水体达到健康水平的有34个,占92.0%。在各区水生态健康状况中,怀柔区健康综合指数最高,为90.82;城区丰台区健康综合指数最高,为85.98。

根据统计数据,2022年共监测到浮游植物457种,浮游动物337种,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186种,大型水生维管束植物83种,鱼类61种。同上一年相比,水生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

记者了解到,自2019年起,市水务局开始逐年发布《北京市水生态监测及健康评价报告》,在监测水生态系统的生境、生物、理化等指标的基础上,分析评价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及变化情况,从而为全市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市水务局水质水生态监测中心水生态监测评价科负责人刘波表示,近年来,随着水生态监测及健康评价的持续开展,水生态监测技术体系日臻完善,监测人员积极探索使用环境DNA检测等先进技术,并与传统网捕法互为补充,提升水生态监测的科技水平。“比如技术人员进行水体取样后,借助鱼类排泄物、黏液等环境DNA进行鱼类基因识别和检测,有效提升了监测的准确性和监测效率。”刘波说。

2022年,市水务部门还创造性地将AI技术运用于水鸟识别,完成了河湖鸟类AI智能识别自动监测站密云水库1号站、官厅水库1号站和六渡站的建设。运行期间,共拍摄图片20000余张,已观测并识别40余种鸟类,其中包括濒危珍稀鸟类黑脸琵鹭。今年以来,水质水生态监测中心在全市范围内新建12座监测站点,还为系统添加了“鸟鸣识别”功能。此外,市水务部门正在加紧进行鱼类AI智能识别技术的开发应用,年底前将建成三座鱼类AI识别试点站,借助水下图像增强技术进行“鱼脸识别”。

刘波表示,今年水生态监测站点将在166个的基础上再扩充26个点位,主要布设于南水北调敏感水域及污水处理厂退水区域,进一步强化冬季河道水生物监测,特别是外来生物物种在北方过冬情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