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政府公布了上海2023年的第一批公务员(部分)名单


(相关资料图)

图 | 上海市公务员局

名单一出,引起媒体和海外留学生关注:有30个拥有留学背景的毕业生上榜,其中27位都毕业于QS排名世界前100大学,比例高达90%

看完不禁让人惊呼:这年头考公务员都那么卷了么!

留学生学历背景太卷堪比神仙打架!

这次公布的录用名单里,留学生背景具体厉害到什么程度?

30个留学回国人员里,有11位是从英国大学毕业的学生,其中不乏毕业于曼彻斯特大学(QS排名28)、伦敦国王学院(QS排名37)的牛校生,还有4个来自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经这样的G5超精英大学!

中国香港高校毕业有14人,且全部来自QS前100大学,其中香港中文大学(QS排名38)独占9人,其余毕业于香港大学(QS排名22)、香港科技大学(QS排名40)、香港城市大学(QS排名54)、香港理工大学(QS排名65)。

此外,还有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荷兰、德国各1人,分别毕业于自:

-美国:康奈尔大学(八大藤校之一,QS排名21)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QS排名58)

-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QS排名11)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QS排名55)

-德国:汉堡大学(QS排名214)

纵观全表,除了德国汉堡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不在QS100之内,还有一位只写了伦敦大学(未透露具体哪个成员校),其余人员都是妥妥的世界百强高校毕业生,有藤校的,有G5的,群英荟萃……

而且,录用人员清一色的都是研究生学历

这是在考公务员吗?简直就是神仙打架!

留学生与体制内的双向奔赴太香了!

近几年,海外留学生归国就业的意愿明显增长,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图 | 领英 2016-2021年中国出国与海归人数变化趋势图

网上也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留学的尽头是体制内”……

翻看近年来各地公布的公务员录取名单,不难发现处处皆有海归的身影:

2022年,国家发改委公布拟录用的公务员名单,其中不乏北大、清华毕业的高材生,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名单上还有一个来自麻省理工的留学生!

图 | 发改委人事司

北京公布的2022公考拟录用人员名单里,目光所及之处全是硕士+博士,最让人震惊的,是诸如城市管理、街道办等一线基层岗位,全是一群海归精英在竞争上岗:

顺义和海淀执法岗:拟录取多个澳洲悉尼、墨尔本大学的海归

崔各庄城市管理监察岗:拟录取1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海归硕士

朝阳区综合管理岗:拟录取1个日本京都大学的海归硕士

图 | pexels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都回国考公?其中还不乏优秀院校的毕业生?

据领英调查,中国留学生们选择回国的理由包括“国内生活更加便利”、“国内就业机会更多”、“国家利好政策”等等。

例如 ,日前上海市人社局面向全球集中发布8030个高层次紧缺岗位,其中博士后岗位5925个,面向海外的有5346个,占比高达90%

同时这些岗位的薪酬也是非常吸引人的,像浦江实验室计算机专业的博士后,参考年薪高达50万元/年

图 | 上海博士后工作平台

在一些地区,对于世界排名Top 100院校的毕业生来说,还可以通过“人才引进”政策落户,经济又高效。

上海最新的人才引进落户政策规定,对世界排名前100的毕业生落户优待 | 上海人社局

可见,随着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国家对国际化高端人才的渴求之心也是日渐迫切,不惜花重金、出台优待政策来吸引精英海归,为国家建设出力。

另一方面,如今年轻一代的海归们对于考公进编制,也有着更为实际和积极的想法。

有媒体采访一位成功上岸的海归,她袒露心声说:

我周围一些人觉得,留学生,就该去奋斗,去做点留学生应该做的事。毕竟父母花在你身上这么多钱,总不能不赚回来吧?

话听得多了,多少也有一点动摇。但是当我拿到保底的工作offer的那一刻,我心里想的居然是,啊,我可以不失业了,我可以安心考公了。

那个时候我明白了,我占用了这么多复习的时间和精力去投递简历,只是为了求一个安心。我就是想进体制内。

后来,在体制内面试过程中,在入职之后,我结识了很多同为留学生的小伙伴。我才发现,原来想进入体制内的留学生真的不算小众。原本以为自己有点“可惜”的学历,其实和其他人一比,一文不值。

大佬太多了。

但无论如何,人生的路很多,体制内只是其中一条。希望有志考公的留学生小伙伴能平心静气,早日上岸!

图 | pexels

确实,如今新一代的留学生,已不再单凭海归背景去择业,他们打破笼罩在自己头上的名校光环,将目光投放到更多的就业渠道上。

一边是国内经济实力强盛,对优秀海归人才待遇的不断提高;一边是新一代留学生,勇于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创造未来。

这样的双向奔赴,太香!

留在海外还是回国工作?

留学生如何规划求职之路

很多人对留学前期的规划、冲刺十分在意,但在拿到offer、毕业之后的路怎么走,却甚少有明确的计划,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

但恰恰,毕业之后是留在海外还是归国,与海外留学的日子怎么过紧密相关。

如果选择留在海外求职,那在留学期间就不能忽略校园实习这一块。

据美国移民局USCIS报告:一年内仅有约1.6万中国留学生 —— 不到5%的人,毕业后在美实现初次就业(initial employment)。

各国国际生在美国毕业后实现就业数据图 | 美国移民局

那些没有拿到offer的留学生,多数亏在了大学期间缺乏大厂实习经验上。

据可搜集到的数据显示,Facebook、Amazon、Microsoft这些大厂,将大部分offer发给了曾经在暑期里来打工的那些实习生,return offer率占到了所有offer里的60%-70%

所以,如果想等到大四的时候再投简历走全职申请,成功率是非常低的。

▲像谷歌每年都有专门针对低年级同学的早期探索项目,期间顺利将有机会直接锁定毕业后的第一份全职工作 | 谷歌官网

为此,海外许多大学会在校园里不定期开展校园招聘,为在校生提供实习的机会。想要在毕业后顺利拿到大厂offer的话,就要在兼顾学习之余,把握住这些机会,为自己提前积攒当地的实习经历。

康奈尔大学在暑期开设了各种为期10周的创业实习项目,参与的企业从小公司到上市公司均有 | 康奈尔官网

那么,如果希望毕业后能回国工作在国内单位招聘需求和实习经历上的衔接,就成为了留学期间的重要关注点。

《中国留学白皮书》中显示,88%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加认可留学带来的价值和实际意义。“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专业对口”、“实习经验丰富”位列前三位;此外,对比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企业通常更为看重“相关工作经验”,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则最为看重“专业对口”。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德勤华南区人力资源部总监也曾在采访中提到:

“聘用毕业生时,不仅追求财务、会计学系毕业生,更渴望聘请科技专才”。

所以,在回国前可以先展开调研,了解国内的环境能否满足自己的求职意向和工作需求,以及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定位是否适合中国的招聘市场,熟悉国内就业环境就变得非常有必要。

图 | pexels

总而言之,留学是“昂贵”的东西,所以也总是承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更高期望。

无论毕业后的路怎么走,想让孩子走国际化教育之路的家庭,都要认真规划学业、提前为孩子设计好合适道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