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应锋 通讯员 庹海波 徐春晓

最新公布的全省2022年度县(市、区)域文明指数测评成绩显示,十堰市张湾区以综合得分94.851,居全省市辖区第一名,且2020年至2022年连续三年测评成绩领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张湾区是东风公司的“摇篮”,先有工厂,后有城市,形成先生产、后生活的城市建设发展局面。半个多世纪过去,城市厂房、道路等基础设施呈现出老旧、缺失等情况。

如何实现城市更新?

张湾区将文明创建融入老工业城市治理全过程,提高精神内涵,提升人文素养,提升城市品质。

改造提升老旧小区

“没事就在小区里转一转、走一走。”5月10日,家住十堰市张湾区车城街道工艺新村社区向阳小区的李延秋,看着改造后干净整洁的小区环境,连连点赞。

车城街道工艺新村党支部书记陈星介绍,文明城市创建一定要让大家共同参与,共建共享。

在向阳小区改造过程中,居民提出要建两个凉亭。亭子建好后,有的居民拿椅子、有的居民支桌子,亭子内由居民共同“装修”好了。

“下雨天,可以避雨;大太阳天,可以遮阴,老伙计们可以聊聊天、下下棋。”李延秋看着凉亭,满脸笑容。

小区改造提升后,周边的集贸市场、背街小巷、主次干道等也焕然一新。

2022年,张湾区先后对395个老旧小区、87条背街小巷进行改造、整治,新增、改造、维修路灯496个,新增垃圾容器846对,整治空中缆线8200余处,全覆盖建成“社区15分钟生活圈”,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身边好人播撒文明“种子”

走进张湾区花果街道花园新村社区放马坪巷,提起陈太芬,无人不点赞,“让我们感动,值得我们学习。”

原来,今年70岁的陈太芬,因主动拆掉放马坪巷的自家门面房,成了新时代“六尺巷”传奇。

放马坪巷是条古巷,过去都是泥巴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拥挤、破烂不堪。

2019年7月,街道、社区决定对小巷进行改造升级。但因巷子路口有两间门面房和储藏室凸出,造成巷道过窄,车辆无法通行。而这门面房和储藏室,即为陈太芬家所有。

得知巷子要改造,陈太芬和丈夫主动把自家门面房和储藏室拆除,原本的羊肠小道变成可开进汽车的柏油马路,方便了巷内126户居民日常出行,也为小巷开发文化旅游留出足够空间。2022年,陈太芬获评“十堰好人”。

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张湾区积极播撒文明“种子”,收获璀璨文明“花朵”。群众眼中的“活雷锋”吴连芳,退休20年坚持免费帮助邻里维修灶具;被大伙儿称为“铁汉子”的社区干部王道阳,看到居民家失火,拎起灭火器,冲进浓烟滚滚的火场救人……仅2022年,张湾区共有8人当选“十堰好人·楷模”。

同时,该区先后评选1885户区级“十星级文明户”,选树150余名区级“身边好人”。

干部下沉包联解难题

张湾区红卫街道燕沟社区三公司小区建于20世纪80年代,属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下水道堵塞一直是居民的“心病”。

该区林业局作为文明城市创建包联单位,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认领下水道堵塞问题后,第一时间联系专业人员,对小区下水道彻底清理疏通。

“这回是彻底把大家的‘心病’给解了,再不用担心污水、臭水堵在屋里了。”三公司小区居民李萍竖起大拇指。

该区以文明创建作为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的“金钥匙”,要求县(区)级领导干部、区直部门包保社区(村),定期到包联社区,协助社区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形成每周五文明劝导日、创文包联、政企合作共建等工作机制;把文明城市创建与目标考评挂钩,形成“区、乡镇街道、社区(村)”三级联动、条块结合、属地为主、全区“一盘棋”的创建格局。

据统计,2022年,该区各区直部门共包联解决大小问题700余件。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练兵场,是磨刀石。”十堰市委常委、张湾区委书记张涛表示,将持续开展周检查、月测评、联合督查、限时整改、通报曝光、追责问责等,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