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一个神秘而浪漫的地方。在这里,千年莫高窟低吟着神话,苍茫鸣沙山回荡着悠悠驼铃,敦煌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朝圣之地,许多人来到敦煌后就不愿再离开,留在这里的人便有了新的名字——“新敦煌人”。

“新敦煌人”们有的人在夜市摆摊创业,有的人做起导游,向游客们介绍敦煌之美,有的人重拾老本行做起餐饮生意,还有人看中当地旅游资源做起民宿,贾彦便是其中一位。


(资料图片)

逃跑计划:辞职旅行遇见敦煌

“来!吃块西瓜!”

刚进到民宿“家天下”,就听到的里面传来热情的吆喝声。转过屏风,一排排切好的鲜红的西瓜跃入眼帘。“你尝尝,这是敦煌的西瓜,特别甜。”循声看去,前台的小女孩笑意盈盈,正招呼着在前台登记的客人。而这位长着一张娃娃脸、笑起来眼睛像月牙弯弯的小女孩,就是民宿的老板——贾彦。

贾彦给客人分西瓜

生于1991年的贾彦是个地地道道的河南人,大学毕业,她就在河南找了一份会计的工作,由于工作压力大,再加上职场上复杂的人际关系,让她萌生了“逃跑”的想法。“我当时就想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不想跟人接触。”就这样,2018年10月初贾彦开启了她的辞职旅行。

初到敦煌,就遇上了下雪。“完全没想到10月的敦煌会下雪,我从成都过来,只穿了一条单裤子,当时还想拍飞天呢,结果最后也没拍成。”贾彦回想起刚到敦煌时的经历,来自中原的她,第一次感受到西北的狂野。在敦煌的这段时间,这里淳朴的民风和慢悠悠的生活节奏治愈了“出逃”的她,贾彦萌生了留在敦煌的想法,而热爱交朋友的她,决定开一间民宿,“远方和诗,都在敦煌。”

贾彦在民宿接受采访

除了是民宿老板,贾彦还可以称得上是半个导游。许多入住民宿的客人会问她敦煌怎么玩儿?哪里值得去?“刚开始跟客人推荐游玩的地方的时候,还担心被客人误会成托儿,到后面发现客人们很相信我,我也就大胆的给他们推荐了,但是也要注意客人的喜好和时间。”客人们会告诉贾彦,自己打算在敦煌玩几天,贾彦就会根据客人的时间安排合适的线路。

在敦煌,贾彦遇到了许多温暖治愈的人,其中一位就是如今“家天下”的房东,贾彦直说自己很幸运,遇到了好房东。月牙泉村的民宿产业一直是村里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当地为了规范发展,在村里规划了客栈一条街。房东会负责民宿的基础建设,以租赁的方式与民宿老板签订合同,“一般的合同是三年起签,但我们跟房东都是老熟人了,都是实实在在的,合同到期了就在上面写个‘加一’。”

当被问到为什么将民宿起名为“家天下”时,贾彦告诉我们这是房东取的,为了让民宿风格统一,房东还特意请了书法家来写。

“来到家天下,就是回到家。”旁边经过的一位游客打趣道。

“家天下”民宿

离家两千公里:河南姑娘敦煌开民宿

“从河南到敦煌,有两千多公里。开车的话,要一天一夜。”

2018年贾彦初到敦煌,今年是她来到敦煌开民宿的第五年。

“好多人问我,你一个小姑娘人生地不熟的,怎么敢来这里?”贾彦开民宿的这些年,这个问题听了不下百遍。

说起贾彦开民宿的过程,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机缘巧合”。“当时玩的时候,觉得这里的人都很好,很真诚,再加上当时刚好有民宿在转让,跟朋友一商量,大家一拍即合,就这样我和朋友合伙,开了第一家民宿。”贾彦当时决定开民宿时并没有考虑太多,只觉得这里民风淳朴,打心底里就值得信任,就连一起合伙开店的朋友,也只是认识不久。就这样,贾彦拿着工作多年攒的积蓄,加上爸妈给了一些支持和贷款,在敦煌的月牙泉村开了自己的第一家民宿。

“家天下”是贾彦开的第三家民宿,也是她第一次独立当老板。相较于前两家民宿,“家天下”是2020年开业的,刚开业不久就受到了疫情的冲击。“疫情那几年基本没什么游客,街上的很多民宿都倒闭了,能坚持下来的,都很不容易。”

疫情结束,贾彦的民宿迎来了新的住宿高峰。在采访期间,不断有客人办理入住,每年的五月到十月,是敦煌的旅游高峰期。

贾彦的“家天下”从建成到现在,连续三年在月牙泉村民宿评选中夺得全A的好成绩。

“可能我们的价格相对来说会高一些,但是我们会给客人提供尽可能好的服务。”民宿的前台上,摆放着许多可爱的卡片,是贾彦手写的温馨提示,语气俏皮,可爱又亲切。前台对面的柜子里,放着水果和饮料,“客人们都是可以免费拿的,天气炎热,他们大老远跑过来,也很不容易。”贾彦的这份贴心,来自她在旅游时的经历。在敦煌旅游淡季的时候,她就会去全国各地跑一跑,去体验不同地方的民宿,看看他们哪里做得好,向他们取经。

民宿前台的温馨提示

贾彦有空就会琢磨民宿的哪些方面可以做的再好一些,这份真诚和用心也打动了许多前来住宿的客人。“印象最深的是来自上海的客人,他们送了我一大盆菜。”提到开民宿的趣事,贾彦打开了话匣子。“还有一位大哥,在我们这里开了钟点房,可能是着急休息,态度不是很好。但是后面他给我们留言,‘谢谢民宿的老板,自己态度不好但是依然很有耐心的解答,希望民宿越来越好’。”贾彦和客人的双向奔赴,让更多来敦煌旅游的异乡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别看我开了这家民宿,但是我一直把自己当顾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顾客着想。”贾彦的“家天下”今年4月底刚完成了第二轮装修,在与房东商量下,装修后的“家天下”更具中式特色。目前,“家天下”除了会接待游客外,还会承接许多省内外考察团的住宿安排,成为月牙泉村的“金牌民宿”。

民宿内景

新敦煌人:想让更多的人记住敦煌

“年纪大一点的长辈会跟我说,这辈子可能就来这一次了。”

讲到这里,贾彦轻叹一口气。“可能年轻一些的客人,会带着家人来第二次,但是敦煌有太多东西值得细细品味了,所以我就在想,该怎么让更多的人记住敦煌?”

来敦煌的第五年,贾彦早已把敦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乡。“唯一养成的坏毛病就是不拔出电动车钥匙,”贾彦说起在敦煌的生活,可以说是悠然自得,所以贾彦也很希望让游客感受到多维的敦煌,这里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有着专属于敦煌的风土人情,值得人们多来看看。

前台的小挂件

贾彦发现,今年的敦煌游客,似乎与往年有所不同。“以前很多游客来敦煌,可能就是待个一两天就走了,匆匆而过的打卡式旅游。今年很多游客可能就是玩了一两天之后,告诉我们再续住两天。”贾彦说。这似乎与当前社会“特种兵”式旅游截然相反,“大家更愿意慢下来感受敦煌,开始注重这边的文化了,这是好事儿。”

谈起民宿的下一步发展,贾彦打算将“敦煌非遗泥板画”引入民宿。“我在云南的时候,可能大家就会天南海北的聊天喝酒,弹吉他唱民谣,是不一样的感觉。既然在敦煌,我就想把具有敦煌特色的事物引入民宿,让游客不仅能看见敦煌,还能触摸到敦煌。”

“泥板画”体验课

有了这个念头后,贾彦考察了很多带有敦煌特色的体验项目,最终敲定了“敦煌非遗泥板画”。“我之前也接触过,明天约了老师再去详谈。”引进泥板画后,贾彦打算将泥板画体验安排在下午,客人们基本上都是傍晚出去玩,下午的时候待在民宿里,大家可以一边画画,一边聊天。“等客人们把泥板画带回家,他们在家就可以看见敦煌。”贾彦笑了起来,“他们就会记得敦煌。”

如今,贾彦的妹妹也来到了敦煌,两姐妹共同经营着“家天下”。这对来自河南的姐妹花,在敦煌扎根生长,在中国的西北角,乘风破浪。

贾彦和妹妹的合影

“老板,我们办理入住。”

“好嘞!先吃一块西瓜吧!”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研究生李江萍、黎红霞、蒋欢;指导老师郭翠玲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