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6月5日电(崔琳)天水市林业和草原局近日披露,近年来,侧柏叶枯病、落叶松球蚜、中华松针蚧在该市周边及区域内多发,对造林绿化成果和林业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危害,该市、县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极为关注,民众反应强烈。

自天水市“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天水市林业和草原局就把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控作为抓效能促发展的突破口,由党组书记亲自谋划、亲自调度、亲自督促,局机关和局属单位积极配合,推动了防控工作的落实。

据介绍,2021年6月以来,天水市邻近区域发现松材线虫病,为确保天水市生态安全,市林草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及时下发了《天水市松材线虫病防控实施方案》。


【资料图】

目前,针对该市68.66万亩松林(以落叶松、油松、华山松为主),各县区严格完成日常监测,对重点区域加大巡查频次,采取人工巡查、无人机航空遥感监测和精细化平台及其移动端监测APP等方式,确保辖区内松林日常监测全覆盖。2023年,全面完成68.66万亩松林面积春季普查监测任务,对松树病枯木进行全面清理除治,对枯死松树全部取样检测,检测率100%,目前未发现松材线虫病。

侧柏则是天水市国土绿化、荒山造林、道路绿化的当家树种之一。近年来,该市大面积侧柏林发生侧柏叶枯病,市区南北两山、麦积山景区、甘谷天门山景区、清水温泉等区域侧柏林分成片枯黄甚至死亡。

病害发生后,天水市官方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调研、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解决防治经费,研究部署防治工作;市县区林草主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制定防治方案、组织监测调查、加强技术指导,积极协调乡镇、村委等部门建立“联防联治”机制,及时有序开展防治工作。虽然历年开展防治,但因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根治难度大。

对此,天水市林草局结合历年来防治实践,在病害轻度发生区域,采取人工清除和化学药剂防治并举的措施。对病害株修枝整形,疏除被害树冠1/4以下裙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清理林地,集中运往指定地点焚烧处理,再使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树冠和林地细枝落叶进行防治。

同时,在病害中度发生区域,采取除、治相结合方式。对公园、景区、公路沿线等重点区域,视角冲击效应大、栽植过密、感染病较重的,采取林木抚育方式,再进行物理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在病害重度发病区域,采取伐除更新。对成片林带枯死且以喷施化学药剂无法救治的区域,结合中幼林抚育项目,陆续采取伐除更新造林树种。

值得一提的是,该局还加强侧柏苗木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工作。经过2年的持续防治,侧柏叶枯病发生面积由2021年的6.7万亩,减少到2023年的0.8万亩,平均发病率从54.42%降到12.84%,有效遏制住了侧柏叶枯病害的扩散蔓延趋势,防治成效显著,得到国家、省林草局的充分肯定。

时下,天水市县区林草部门正在积极抢抓防治最佳时机,有序开展今年发生的0.8万亩侧柏统防统治工作。

近年来,中华松针蚧虫害亦在该市小陇山林区、街子林场、麦积山景区等地扩散蔓延,造成大面积油松林分针叶枯黄,危害程度十分严重。该虫害发生后,天水市林草局组织有关专家多次深入林区调研,研讨防治策略,通过摸底调查,编制出松针蚧防治实施方案,举办防治技术培训。从今年5月初开始,组织技术人员在麦积镇、甘泉镇、街子林场等中华松针蚧发生区域进行日常监测调查,准确掌握中华松针蚧虫体嫩弱、尚未结壳、防御力差,对药物抗性弱的最佳时期,开展防治工作。

据悉,5月12日开始,麦积区林草局组织防治队伍,抓住中华松针蚧飞扬期防治有利节点,采用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对街子林场、颍川河流域中华松针蚧发生区域开展了集中防治工作,共实施3次作业防治,防治面积2558亩,作业面积2800亩。(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