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雪道的尽头是骨科”。冰雪运动近年在中国骤然流行,随着滑雪损伤的人逐渐增多,运动医学门诊也变得尤为热闹。


(资料图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戈允申博士日前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每年春节寒假过后,华山运动医学的门诊都会来不少滑雪受伤的患者,今年伤者尤其多。

“冰雪运动速度快、难度高、对抗性强、场地复杂,属于高危险运动。如果缺乏相应的专业训练,运动安全意识相对淡薄,很容易出现滑雪意外损伤。”戈允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据他介绍,在滑雪受伤的患者中,最经典的损伤是所谓的膝关节“滑雪三联征”,即“前交叉韧带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除此之外,双板滑雪可能导致滑雪者拇指损伤、单板滑雪则易导致患者肩关节脱位、冰上项目常见的损伤是肌肉损伤和关节扭伤等。据以往冬奥会统计,关节软组织、韧带和肌肉损伤占据了冰雪运动伤的80%以上。

一些滑雪受伤的患者担心运动生涯可能就此结束。对此,戈允申表示:“如果骨科的终点是以恢复肢体结构为目的,那么运动医学就是为了帮助伤者早期恢复功能并重返运动,将聚焦伤病后无法恢复运动的局面。”

戈允申解释称,滑雪很多的伤病主要集中在关节、韧带肌肉等软组织上,传统损伤治疗以手术修复结构和制动休息为主,而运动医学更重视运动功能的恢复,从而避免在手术后可能出现关节粘连僵硬等情况。国外很多冰雪圣地都建有运动医学诊所,特别对软组织韧带损伤注重功能至上和运动康复。

国内运动医学带头人、华山医院陈世益教授曾创立了“交叉韧带等长重建”手术技术,通过这种技术,采用高强度人工韧带重建患者受损的前交叉韧带,快速帮助患者早期恢复运动功能。该技术已经受到国际运动医学界高度重视。

戈允申表示,大部分患者在进行人工韧带重建手术的第二天就可下地活动,通过一系列运动康复训练,恢复关节、肌肉与本体功能,在术后第四个月有望重返雪道,比传统韧带重建手术要缩短一半的康复时间,达到重返运动的目标。

运动医学的治疗手段很多,包括关节镜微创手术、非手术疗法、生物促进技术、运动康复等。“运动医学十分注重功能,以最小创伤实现最理想的结构重建,最大程度的运动功能恢复。”陈世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陈世益提醒冰雪运动爱好者,冰雪运动有益健康,但雪道仍然有较高损伤风险,应该尽量做好防护,避免损伤。除了充分热身之外,在运动中摔倒时应学会自我保护,如双臂要抱于胸前、屈膝下蹲,让身体向后或侧方顺势倒下,同时注意保护头部,避免头部着地。

在不幸遭遇急性冰雪运动损伤时,可采取PRICE法则进行急救,即保护(P),特别是对于受伤的部位,避免受到二次损伤,并尽快转移至安全的场所;休息(R),进行损伤局部制动;冰敷(I),使用冰袋或冰水混合物冰敷患处,15分钟内,间隔一至两小时;压迫(C),常使用加压绷带包扎伤口,从损伤部位的远端向近端牢固包扎,以限制患处进一步的出血肿胀,但需松紧适度,避免压迫神经或阻断血流;抬高(E)肢体,利用重力帮助血液及组织液回流来减少受伤部位肿胀,尽量高于心脏水平30cm以上。按照PRICE原则紧急处理后,伤员仍需送到运动医学或骨科进行专科诊治,避免漏诊延误治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