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电(记者张文静、郭刚、王植樱)“一泓碧水嵌于沙山中,数千年来沙不掩泉,沙泉共处”。早在东汉时期,史料就记载了甘肃省敦煌市这一奇特景观。沙泉共存的奇迹,为何延续数千年?日前,记者走进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一探千古之谜。


(资料图片)

沙泉何以和谐共处?

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敦煌紧挨库姆塔格沙漠,是神奇的沙漠绿洲。这里以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而闻名于世。其中,鸣沙山月牙泉作为敦煌生态环境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一直备受关注。

如同水火不可相容,水和沙似乎也无法共存。但这样的“意外”却真实存在于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并且延续了数千年。

月牙泉因其形状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泉边芦苇茂密成林,随风摇曳,沙沙作响,蓬勃之气溢于水边。雄伟的鸣沙山像卫士一样,守护在月牙泉四周。“经宿风吹,辙复如旧”,鸣沙山总是保持着一定的高度和稳定的金字塔外形。

水沙共存,延绵千年,沙不进泉,水不浊涸。

这一奇特景观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不远万里来到敦煌,一睹芳容。人们常常会问:“沙泉何以和谐共处?”

据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资源保护所所长李海江介绍,神奇的风力作用正是沙泉共存的奥秘。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屈建军研究员团队的监测发现,三组风向的风沙运动促成了鸣沙山的形成。东北风、西北风和偏南风三者交互发力,三者的风力不分伯仲,实现了输沙动态平衡,这是鸣沙山月牙泉长期和谐共存的主要原因。白天沙子被风吹落到沙山下,晚上又被风裹挟吹回到沙山上。“一上一下”达到了动态平衡,使得月牙泉长久以来得以安然。

科学治沙保护美丽景观

然而,21世纪初期,当地工作人员曾经监测发现,鸣沙山逐渐对月牙泉形成夹持之势,表现为北沙山南移,南沙山北移,严重威胁到月牙泉的“生命安全”。

对此,当地政府加大了对月牙泉的保护,并自2008年起,加强了与屈建军团队的合作,开展对沙泉共存机制的研究,并进行严格的保护和治理。

全国防沙治沙标兵屈建军带领团队与景区管理部门协作研究。他们先后建立了多个智能化数字定位观测站点,通过区域环流特征分析、风沙活动和沙山形态监测等多种科学手段,最终找到了解决之策。

屈建军团队发现,近几十年来,月牙泉周边的高大乔木、上风向建筑物等阻挡了景区内的东北风,减弱了东北风的风速,破坏了原有三组风向的输沙动态平衡,抑制了风沙自然流场,进而导致原本稳定良好的金字塔沙丘的形态日积月累发生了改变,造成沙山变形移动,威胁到了沙山下的月牙泉。

屈建军介绍,和其他地区风沙防治思路不同的是,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沙泉共存的保护前提不是防风,而是要保持自然条件下风的动态平衡。

对此,他们提出了针对性治理建议。打开风的通道,还原风沙自然流场,从而恢复鸣沙山与月牙泉的和谐共存。

近年来,敦煌市相关部门完成了景区内外部分挡风建筑的移除,周边树木的改造,鸣沙山东北风、西北风通风道内阻挡风向的高大乔木也被间伐。

敦煌市委书记石琳认为,通过科技工作者和政府部门的合作研究,敦煌不但明确了沙泉共存的机制,而且开展了系列治理工程,取得了显著效果。

大漠奇观绽放异彩

近年来,月牙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保护。景区还不断加强与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合作,加大了对月牙泉水资源的动态监测,先后建立了智能数字化水资源监测管理信息化平台、完善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监测网络,并严令禁止在月牙泉周边区域开采地下水。

保护治理措施的实施使得月牙泉变得更加“丰腴清丽”。数据显示,月牙泉水域面积由2012年约12亩扩大至目前的24亩。月牙泉水位明显上升,至今保持在1.6米左右,最大水深保持在2.2米。经过保护治理,月牙泉周边生态环境趋于优良。

金沙环碧水、清泉映鸣沙。大漠奇观在得到科学保护的同时,也需要合理开发。每逢旅游旺季,五湖四海的游客来到鸣沙山月牙泉游览赏景。体验滑沙是必备娱乐项目。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兼顾鸣沙山月牙泉的保护,景区每年会开放部分鸣沙山攀爬区域,在让沙山轮流休整。

沙泉“共情”,这张千年“中国名片”,正以更加靓丽的容颜展现在世人眼前。

推荐内容